天津大学团队研发仿生光热织物 实现“秒速升温”与“稳定耐用”

  中新网天津10月12日电 (记者 孙玲玲)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12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甚至能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这些过去依赖复杂电子设备才能实现的“智能保暖”功能,未来可能仅需一块织物就能轻松完成。

  近日,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受盐碱地植物“吸盐-泌盐”机制启发,成功研发出一种兼具高效光热转换与优异力学性能的分子太阳能热(MOST)织物。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学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为下一代可穿戴热管理技术开辟了全新路径。

该仿生热织物设计示意图。天津大学 供图

  如何让MOST织物的力学及热管理性能协同提升,一直是个人热管理领域的核心难题。目前报道的MOST织物往往面临优异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不可兼得的问题,开发“高效光热+可靠耐用”的热管理织物,对节能减排、提升医疗理疗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从盐碱地植物“中亚滨藜”中汲取灵感,让织物同时实现了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协同提升,打破“二者不可兼得”的织物性能困局。

  实验显示,这种新型织物表现出优异的热管理能力:在420nm蓝光照射下,70秒内升温25.5℃,即使在-20℃的低温模拟日光中,50秒也可升温21.2℃。更难得的是,该织物具备极强的耐用性,经过50次摩擦、500次拉伸弯曲,甚至72小时连续洗涤后,光热性能保留率仍超90%,成功克服了传统MOST材料易脱落、寿命短的问题。

  此外,该织物还能通过调节光照强度精准控制释热温度,既可用于日常保暖,也可作为便携理疗载体,为关节炎等患者提供局部热敷。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将自然界生物的自适应机制转化为材料的性能调控策略。”封伟教授表示,这一仿生设计不仅为MOST织物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了新方法,更实现了热管理织物的性能突破。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服装、医疗理疗器械、户外防护装备等领域,推动个人热管理从“依赖外部供能”向“高效利用太阳能”转型升级。(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RkVjXTsN"></kbd><del id="jTakWMCU"></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RmtkKu"></b>
  • 近期经济运行亮点2022年海南省经济工作亮点纷呈
  • 鹤壁市鹤山区乡村振兴局--河南频道--人民网
  • 税收优惠促发展惠企利民向未来--天津频道--人民网
查看更多

《麻豆陈可心作品倩女幽魂倩女幽魂》

发布时间:2025-10-12 18:08:40 男人捅女人app 来自湖南

中国航向——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微党课不过记者并未对该消息进行证实或证伪。互联网公司拿地动作频频“此次京东拿地,继续说明科技类企业在土地市场方面的特殊角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1576793
举报
热点推荐
  • 小站铁警守护祖国货运大动脉

    2025-10-12 18:08:40

  • 金融“活水”助力医疗服务再“上新”

    2025-10-12 18:08:40

  • @带兵人用真情换真心,成为官兵的良师益友

    2025-10-12 18:08:40

  • 不用指纹、密码可开门,智能锁为何唱起“空城计”?

    2025-10-12 18:08:40

  • �

    2025-10-12 18:08:40

  • 中国航天系列数字藏品即将开售光明艺品与您共筑航天梦

    2025-10-12 18:08:40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