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新网10月11日电 国新办1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业产业结构持续深化、建造技术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李晓龙表示,建筑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是“中国建造”的力量载体。“十四五”期间,以提高建筑品质为目标,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路径,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深化、建造技术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第一,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密切相关。有这样一组数据,2024年,建筑业产值32.7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6.3万亿元,增长24%。2021年至2024年,建筑业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1.6万公里铁路、约29万公里公路以及各类水利、机场等基础设施。同时,建筑业还支撑了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显著改变了城乡面貌,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条件。
第二,新型建造方式加速推进。发展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推动工程建设数字化设计,部品部件自动化生产,施工现场智慧化、精细化管理。聚焦双碳目标任务,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推动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亿平方米,改造后的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可以提高3-5℃。我部与海南省共建的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已经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窗口。
第三,“中国建造”品牌享誉海外。建筑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出去”步伐加快,模式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多元。2021年至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超过1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00亿美元。2025年,全球排名前250名的国际承包商中,我国内地就有76家,其中排名前10名就有4家,中老铁路、秘鲁“钱凯港”、科特迪瓦“圣佩德罗”体育场、波黑“多博伊”医院项目等一大批海外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李晓龙表示,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改革,不断激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 【编辑:刘湃】
”报道称,耶伦补充,具体访华行程的时间将由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决定。。
- 今日热点
- 新华全媒+丨VR视角领略“中国桥梁博物馆”之美
- 云课堂让大思政有“知”有“味”——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老师来了”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纪实
- 北京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
- 202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党建赛道报名启动
- 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
- 光大银行2022年“物流通”累计交易超2亿笔,交易金额超4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