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
1916年,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茅以升考取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后成为当时中国留学生中第一个工科桥梁博士。毕业时他谢绝了国外好几家公司的重金聘请,怀着“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的志向毅然回国。
1933年,茅以升受邀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地质复杂,江水汹涌,在这里建桥曾被断言“不可能”,他创造性地解决了80多个技术难题。1937年9月26日,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现代化大桥建成通车。
这座战时的生命通道转移100多万军民,抢运出的物资价值远超造桥成本。
然而,钱塘江大桥刚建成89天,日军逼近杭州,为阻止日军南下,茅以升受命炸掉了亲手建造的大桥。大桥炸毁的当天晚上,他愤然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抗战胜利后,1946年,茅以升带着拼死守护的14箱建桥资料,回到劫后的杭州重修大桥。
如今,这座中国“争气桥”仍横跨江潮之上,见证着一个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史诗。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红艳/文 于茜同/制作 【编辑:付子豪】
【网连世界】“新塑料经济”破解减塑难第三,近两年部分基金公司营销力度颇大。责任编辑:何予机构通信新易盛 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95人支持
河北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指导意见
2025-10-11 21:22:47
“不用天天开会”的告诫为何引发共鸣
守护春运 温暖在途
《体育仲裁规则》将推动完善中国兴奋剂纠纷解决机制
已获批上市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