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图文展在武汉展出

  中新社武汉10月11日电 (记者 马芙蓉)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图文展11日在位于武汉的湖北省图书馆展出,来自台湾苗栗、嘉义等地基层民众,在鄂台胞代表与两岸青年学生代表等近300人参加开幕式并观看首展。

10月11日,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图文展在湖北省图书馆揭幕。图为两岸同胞观看展览。 郑子颜 摄

  此次展览通过450余张历史照片和3.5万余字文字叙述,分为“序曲”“武装抗日”“反殖民文化抗日”“少数民族的抗日”“抵抗皇民化”“呼唤祖国”“台湾光复”“结束语”等章节,展示了台湾同胞在反抗外敌殖民,以及抗日战争中与大陆同胞并肩作战、共抵外辱的历史。

  展览策划人、台湾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介绍,此次展览以“隔海呼唤祖国的台胞心声”为主题,所展史料均是他多年采集、整理所得,其中包含不少反映台湾仁人志士、社会团体在不同阶段心向祖国的诗文与宣言。这些真实的历史照片、诗文、宣言,有助于两岸同胞了解台湾历史脉络及抗战历程,增进理解与互信。

10月11日,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图文展在湖北省图书馆揭幕。图为策展人、台湾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左一)向两岸青年讲解展览内容。 郑子颜 摄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超过5万名台湾同胞奔赴大陆参加抗战,我的父母是其中之一。”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前会长萧开平说,抗日战争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作为台湾抗日志士后人,有义务向年轻一代讲述先辈抗战故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8岁台青黄榆雯在观展后深受触动。她表示,从中看到先辈们为反抗侵略、保家卫国所经历的艰难、心酸,“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两岸青年当铭记先辈的血泪与苦难,团结走向未来”。

  此次展览由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台湾辜金良文化基金会主办,将持续至10月30日。(完)

【编辑:曹淼欣】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LV5DdF"></kbd><del id="SgBbi"></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HecCGi4E"></b>
  • 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
  •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陈家东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 平南视窗--广西频道--人民网
查看更多

《3daaaaaav》

发布时间:2025-10-12 22:02:07 神马麻豆电影 来自湖南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近期最火热的话题无疑是从科技圈的讨论到全社会的议题这项被不少行业专家认为具有颠覆性的技术自然也会对体育产生影响作为展示科技发展成果的一个“橱窗”体育可以说是最早让人类看到人工智能巨大潜力的领域之一这里不得不先提到棋类运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与尚处AI发展前期的“深蓝”“更深的蓝”两款超级计算机展开鏖战取得一胜一负配合当时一系列人工智能科幻电影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接下来的故事人们就更熟悉了算力达“深蓝”数万倍的“阿尔法狗”(AlphaGo)围棋人工智能在与李世石、柯洁两位围棋界标志性人物的对弈中均取得完胜“阿尔法狗”将围棋带入了新的发展纪元引发了一系列围棋人工智能的问世与迭代如今在国内外围棋网站上“人机大战”的质量颇高爱好者还能借助AI分析胜负从而提升棋力事实上人工智能早已渗透到体育的各个方面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机器人竞技格斗等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这一交叉领域的实体化呈现在电竞领域一款人工智能于2018年就已经在《刀塔2》的“五对五团战”中战胜了人类玩家这表明人工智能不仅单兵能力强组队协作也有了重大进展在体育消费与运动健身方面人工智能的渗透度就更高了从兼具娱乐与健身功能的各类体感游戏到“网红”产品智能健身镜再到手机上林林总总纠正动作、分析效果的健身应用都多少带着人工智能元素在人工智能助力体育方面中国在软硬件上都没有掉队不仅“绝艺”等围棋人工智能的水平处于国际前列一些“小而美”的探索也给人惊喜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个“极客”团队开发出一个分析举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人工智能创意项目《夺冠》不仅帮助陕西队备战全运会还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出中国大学生在AI助力体育训练方面的创造力基于体育高度的公开性与竞争性有大量科研力量以此为突破口进而推广到更多行业这让AI对体育圈的深刻影响成为科技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一个缩影面对更多元更高阶的需求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持续拓展它对体育圈的影响持续加深而这些年也出现了选手在个别项目的比赛中借助人工智能作弊的情况无论竞技体育还是日常运动如何更合理合规地使用人工智能让科技向上、向美、向善地服务于人类将是在发展中需要持续关注的课题文案:郑昕编辑:高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中国已经在超级计算机、太空探索、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高铁等几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引领全球的巨大潜力。见证中国城市国际传播从起步到成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506516
举报
热点推荐
  • 京津冀新视听媒体融合学院举办第三期研学班

    2025-10-12 22:02:07

  • 求是网评论员:管党治党规律性认识的新高度

    2025-10-12 22:02:07

  • 沈阳市大东区举办“2023年京沈产业合作智能网联专场对接会”

    2025-10-12 22:02:07

  • 意媒:纽卡黄潜想签德弗里,球员还未答应续约国米

    2025-10-12 22:02:07

  • 开年看干劲:稳增长,全力以赴推动四川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2025-10-12 22:02:07

  • 魅力延吉视窗--吉林频道--人民网

    2025-10-12 22:02:07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