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于2012年开通,从俄罗斯维堡出发,经波罗的海直通德国,向欧洲多国输送俄产天然气,年输气量可达550亿立方米。
中新社西安10月11日电 (记者 阿琳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对外公布,考古人员在西安市发现一处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位墓主为张府君夫人董韶容,根据墓志内容并结合文献推测,张府君为唐代名相张九龄。
据了解,考古人员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北部发现一处唐代董氏家族墓地。其中一座墓葬出土有墓志,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为张府君夫人董韶容。该墓纪年明确,出土有铜镜、铜钵、胭脂盒等生活类器物。
该墓葬所葬时代为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墓主董韶容为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荆州长史张氏夫人,史书无载。据墓志所载其丈夫官职、姓氏,检索史料,符合开元二十五年、金紫光禄大夫、荆州长史、张姓等条件的只有张九龄,因此推断董韶容为张九龄之妻。
据了解,外嫁之女,再葬回祖茔之内,较为罕见。唐代不葬入夫家祖地有三种情形:因亡故于异地他乡,距离祖地太过遥远,耗费巨大,无法承担;女子生前信奉佛、道等宗教,生前对葬地有所选择;依据血亲家族观,女子与亲生家庭的关系并不因出嫁而大幅降低,相反还可以以血亲为纽带,归葬于血亲家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馆员史晟表示,董氏先夫而逝,且其夫左迁荆州,张九龄祖茔还在岭南,路途遥远,若董氏葬于岭南,则力有不逮。作为宰相之妻,董韶容在族内应有较高地位,最后将其归葬于董氏家族墓地,也颇为合情合理。
史晟表示,董韶容墓的墓葬形制虽较简单,出土器物也较少,但出土的金银平脱镜及胭脂盒等级较高,表明了该墓的特殊性。通过对该墓出土器物、墓志及墓地墓位形态的研究,为探讨唐代开元年间的墓葬制度及女性社会生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意义。(完)
【编辑:付子豪】近日,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
- 今日热点
- 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党委以“学查改”专项工作为抓手 改进工作作风 提升服务质效
- 新华社评论员:担当历史使命 筑就文艺高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上的重要讲话
- 春到江淮处处“拼” 安徽开年奋勇抓经济直击
- 四川合江县:“轮值书记”走出边界治理“新路径”
-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 澳门今起推债券回购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