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团队研发仿生光热织物 实现“秒速升温”与“稳定耐用”

  中新网天津10月12日电 (记者 孙玲玲)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12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甚至能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这些过去依赖复杂电子设备才能实现的“智能保暖”功能,未来可能仅需一块织物就能轻松完成。

  近日,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受盐碱地植物“吸盐-泌盐”机制启发,成功研发出一种兼具高效光热转换与优异力学性能的分子太阳能热(MOST)织物。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学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为下一代可穿戴热管理技术开辟了全新路径。

该仿生热织物设计示意图。天津大学 供图

  如何让MOST织物的力学及热管理性能协同提升,一直是个人热管理领域的核心难题。目前报道的MOST织物往往面临优异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不可兼得的问题,开发“高效光热+可靠耐用”的热管理织物,对节能减排、提升医疗理疗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从盐碱地植物“中亚滨藜”中汲取灵感,让织物同时实现了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协同提升,打破“二者不可兼得”的织物性能困局。

  实验显示,这种新型织物表现出优异的热管理能力:在420nm蓝光照射下,70秒内升温25.5℃,即使在-20℃的低温模拟日光中,50秒也可升温21.2℃。更难得的是,该织物具备极强的耐用性,经过50次摩擦、500次拉伸弯曲,甚至72小时连续洗涤后,光热性能保留率仍超90%,成功克服了传统MOST材料易脱落、寿命短的问题。

  此外,该织物还能通过调节光照强度精准控制释热温度,既可用于日常保暖,也可作为便携理疗载体,为关节炎等患者提供局部热敷。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将自然界生物的自适应机制转化为材料的性能调控策略。”封伟教授表示,这一仿生设计不仅为MOST织物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了新方法,更实现了热管理织物的性能突破。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服装、医疗理疗器械、户外防护装备等领域,推动个人热管理从“依赖外部供能”向“高效利用太阳能”转型升级。(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z6ztCNY"></kbd><del id="NZu48"></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ocbVwIU"></b>
  • 春回大地,在花坛种罂粟“当菜吃”?使不得!还有这些毒品原植物也别碰!
  • 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优步出售东南亚业务或受阻
  • 4岁的它,获国家级称号!
查看更多

《播放黄色一级片》

发布时间:2025-10-12 21:28:53 黄瓜视频XXXX 来自湖南

男子猥亵9岁女孩当场被抓!警方:其曾两次因猥亵儿童被判刑融资客也在连续大幅净买入后,昨日小幅净卖出59亿元。任职期间的回报达到%。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7003706
举报
热点推荐
  • 南渡江龙塘大坝枢纽改造工程二期围堰合龙

    2025-10-12 21:28:53

  • 江西南昌:备种备耕忙

    2025-10-12 21:28:53

  • 【环球财经】德国1月通货膨胀率小幅上升至8.7%

    2025-10-12 21:28:53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见行动看效果

    2025-10-12 21:28:53

  • “伴生结晶抑制剂”被发现&#32;有望用于肾结石治疗

    2025-10-12 21:28:53

  • 疑似火药包裹触发北约总部警报

    2025-10-12 21:28:53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