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为抗日他亲手炸毁自己设计的大桥 《快穿之宁初H》2月7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5日报道,随着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项目市场的不断增长,中国的储能行业将在2023年实现强劲增长。《快穿之宁初H》
2月6日,云南省勐海县勐遮镇农户在育秧田里劳作。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
1916年,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茅以升考取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后成为当时中国留学生中第一个工科桥梁博士。毕业时他谢绝了国外好几家公司的重金聘请,怀着“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的志向毅然回国。
1933年,茅以升受邀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地质复杂,江水汹涌,在这里建桥曾被断言“不可能”,他创造性地解决了80多个技术难题。1937年9月26日,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现代化大桥建成通车。
这座战时的生命通道转移100多万军民,抢运出的物资价值远超造桥成本。
然而,钱塘江大桥刚建成89天,日军逼近杭州,为阻止日军南下,茅以升受命炸掉了亲手建造的大桥。大桥炸毁的当天晚上,他愤然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抗战胜利后,1946年,茅以升带着拼死守护的14箱建桥资料,回到劫后的杭州重修大桥。
如今,这座中国“争气桥”仍横跨江潮之上,见证着一个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史诗。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红艳/文 于茜同/制作 【编辑:付子豪】
2020年起,双方进行校企合作,学生上完理论课,继续在企业完成实践课。
她拿出工业测温仪逐户走访,向应邀调研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田莉请教,谋划山区石板房升温的“硬措施”。
2022年7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德国在联通性方面名列前茅,位列欧盟第四位。。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人民日报看辽宁--辽宁频道--人民网
- “数”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 【光明论坛】设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意义重大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山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郭玉玺等同志职务任免的决定
- 开封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河南频道--人民网
- 中国救援队抵哈塔伊灾区投入救援 与土方共同营救出一名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