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河清水送下游 流域经济成增长引擎

  中新网兰州10月10日电 (王牧雨)随着“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作为黄河国家战略首倡之地,甘肃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9月29日,航拍下的黄河甘肃兰州段。九美旦增 摄

  当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甘肃通过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污染防治与绿色发展,实现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达Ⅱ类,黄河流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6%,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流失治理区,肩负着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要使命。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丁巨胜介绍说,甘肃重点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建设,其中甘南“山水工程”已全面建成,累计完成修复治理面积16.3万公顷。这片仅占黄河流域5%国土面积的区域,贡献了流域20%的水资源,“黄河蓄水池”功能持续凸显。

7月12日,玛曲县阿万仓湿地风景如画。阿万仓湿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上游核心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组成。九美旦增 摄

  同时,甘肃加强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保护,推进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2020年的67.65%提升至2024年的70.25%,生态固土能力显著增强。

  针对黄河流域荒漠化问题,甘肃深入实施“三北”工程,聚焦河西走廊风沙带、中部沿黄沙化土地、陇东毛乌素沙化土地等重点区域,打造点线面结合的复合生态防护网络。“十四五”以来,黄河流域共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68.13万亩,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现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的“双缩减”态势,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污染防治是黄河保护的关键一环。甘肃统筹推进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完成黄河流域570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提前两年消除流域内劣V类水体。截至目前,黄河甘肃段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已连续9年稳定达到Ⅱ类,真正实现“一河清水送下游”。

  值得关注的是,甘肃在推进黄河生态保护的同时,并未放缓绿色发展步伐。

  据丁巨胜介绍,“十四五”以来,甘肃依托黄河流域资源禀赋,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大特色优势产业,聚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黄河流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6%,以1/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3/4的GDP,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完)

【编辑:张令旗】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nCzKsZk"></kbd><del id="YNzEz"></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LUGXFL"></b>
  •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曲水县驻村工作队疫情防控工作小记
  • 荣耀CEO赵明:打通多屏幕间的体验&nbsp;让服务在不同设备间流转
  • 解难事&nbsp;&nbsp;返乡隔离需自费&nbsp;低保家庭担不起&nbsp;街道:“费用全免!”
查看更多

《91这里只有精品》

发布时间:2025-10-12 08:12:58 韩国无圣光 来自湖南

河北承德市双滦区:“三信”模式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相比之下,汕头在此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举办南澳科学会议的目的在于为汕头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汕头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探讨,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行径之嚣张,让人侧目。  9日凌晨5时,记者在位于哈塔伊省哈塔伊体育馆外的中国救援队营地,看到轮岗休息的中国救援队队员劈砍木材、生火取暖。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561509
举报
热点推荐
  • “乙类乙管”后首个春节,老年人需注意这9大事项

    2025-10-12 08:12:58

  • 河南济源示范区:实施党群连心工程&nbsp;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2025-10-12 08:12:58

  • 端牢饭碗才能应对“粮食权力”泛滥——人民政协网

    2025-10-12 08:12:58

  • 吉高集团:创新国企党建“品牌势能”与“发展动能”&nbsp;协同转化的新时代党建工作模式

    2025-10-12 08:12:58

  • 互联网乌镇峰会聚焦数字未来

    2025-10-12 08:12:58

  • 全国文联组联工作服务平台

    2025-10-12 08:12:58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