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到主动披露的过程,首先需要企业认识到ESG理念和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逐步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意愿和积极性,让上市公司真正关注ESG的发展机会与潜在风险,帮助企业充分了解ESG与企业转型发展的重大关联性,强化企业风险研究和转型意识,从外部引导转向内生发展动力。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中国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气象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气象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数值预报模式实现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与气象融合应用不断深入,气象预报模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全球、区域数值预报技术体系,预报准确率稳定提升,数值预报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已从7.9天提升到8.1天,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中国建成了“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业务体系,空间分辨率精细到全球5公里、全国1公里,重点区域达到百米级,能够提前3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提前1年发布气候年景预测产品。
金荣花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暴雨预报准确率较“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平均提升了10%,月气候预测水平提升了2.3%,季节气候预测水平提升了5.1%,24小时城镇晴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误差降到最小62公里,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建成了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到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陈振林表示,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十四五”时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完) 【编辑:付子豪】
得益于德国的持续升级,“豹2”主战坦克的性能一直处于“装甲战车的前沿”,被认为可媲美美国的M1坦克。。
- 今日热点
- 陈国基: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首日出入境约28万人次
- 宝“藏”故事丨“天高任鸟飞”:就业援藏助西藏青年走向更广阔天地
- 人民网三评"英烈保护"之二依法治理,不枉不纵
- 台岛1月出口降幅“逾13年来最惨”(2)
- 人民网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广西北海:向海图强风正劲 丝路古港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