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不含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含新闻、电子公告服务);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代理;计算机软件及外部设备开发、销售;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组织展览展示及文化交流活动、会议服务;公关策划及咨询;翻译服务;物流服务;文娱演出票务的销售代理;日用百货销售;物业管理;舆情监测;影视器材设备、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租赁;销售电子产品、广播影视设备;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中新网天津10月11日电 (记者 周亚强)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11日召开走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至2025年6月期间走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审判白皮书及5起典型案例。统计显示,该院在此期间审结走私类刑事案件136件,对86家单位及212名个人判处刑罚,判决前追缴到位违法所得及罚金23615万余元,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
天津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立新在会上介绍,当前走私犯罪呈现出类型集中、对象多样、手段升级、组织化明显等新趋势。其中,走私普通货物、物品以及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两类罪名占比达到85.91%,成为主要犯罪形态。走私对象除传统商品外,亦出现信鸽、“球星卡”、健身补剂、含有色情内容的“二次元”漫画、离岛免税商品等普通货物,以及国家管制出口化学品、境外冻肉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等。
在犯罪手段方面,随着执法力度加大与技术发展,不法分子不断翻新逃避监管的方式,发展出掏箱换货、套代购以及“埋包”走私毒品等新模式。同时,单位犯罪占比超过五成,犯罪组织化特征显著,多采用境内外勾结、分工协作的团伙作案模式。
近年来,为强化国门安全司法保障,天津三中院聚焦案件质效,深化与缉私、检察等部门协作,构建联动机制,推动执法与审判能力协同提升。此外,通过拍摄普法微电影、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协会”宣讲活动等方式,扩大反走私普法覆盖面,提升社会防范意识。
天津三中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体系化、系统化、协同化建设,深化执法司法衔接,构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依法严惩走私犯罪,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完)
【编辑:李润泽】”谈起近年来文艺体验的变化和感受,南宁市民蓝飞格外兴奋。。
- 今日热点
- 【开新局】“晋”力守护黄河安澜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 新加坡著名华裔油画家曾庆昌个展在马六甲举行
- 高登51分11助7断陈林坚30+7福建送同曦14连败
- 新创柳子戏《老青天》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 【新华政务】把脉式调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