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稻米、蔬菜、畜牧、渔业、花卉等农业优势产业,形成了新民大白菜、小梁山西瓜、辽中鲫鱼、玫瑰、法库牛肉、康平花生、沈北清水大米、苏家屯永乐西芹、于洪蛹虫草、铁西鲟鳇鱼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
央视网消息:从10月初开始,甘肃出现持续降雨降温天气,最大降温幅度超过10摄氏度,部分县区提前启动供暖工作,保障群众生活。
连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张掖市民乐县气温持续走低,最低气温降至3摄氏度左右。10月9日上午,当地供热管理中心的两台大型供热锅炉点火起炉,37座换热站陆续进入热态调试阶段,提前6天启动冬季供热工作。
同样提前供暖的还有武威市古浪县。近期,当地降温幅度超过10摄氏度。为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10月9日,当地城西、城东两座供热站正式点火,开始预热管网,整个供热系统全部进入工作模式。
古浪县惠民热力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希平介绍,目前,公司所有员工都坚守在各自岗位上,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12支暖心小分队随时待命,及时排查解决用热设备故障,保障全县人民温暖过冬。
应对降温 多地提前启动供热保障
降雨也带来新一轮降温。10月10日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启动全面供热工作。此前,内蒙古多地已提前向用户供热。
在呼和浩特热电厂,各项供热工作全面推进,工作人员正实时监测管网运行状态。该热电厂承担全市约31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服务约12万户家庭。为了应对提前供热,该厂从9月底就启动了网管线注水作业,做好随时供热准备。
2025年,呼和浩特市住建部门升级了“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在居民家中安装传感器,供热数据可全面接入平台。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2025年全区供热面积突破10亿平方米。目前,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地已正常供热,10月15日将实现全区全面供热。 【编辑:梁异】
(新华社记者姜琳、高敬、周圆)责编:秦雅楠。
- 今日热点
- 今年美食行业三大趋势
- 救援队影像日志·2月9日丨中国多支救援队奔赴灾区
- 新加坡总统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 港媒:中国经济复苏“溢出效应”惠及亚洲(2)
- 新国展二期建设项目复工“紫金丝带”年底完成主体结构
- 续写新时代“教育戍边”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