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创造宏观经济环境,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各生产要素的决定性作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劳动力向空间更大、收入更高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有助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更多的城镇就业机会并有效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
中新网10月11日电 国新办11日下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
在守护生命安全方面,各地政府均建立了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基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气象联合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共同制作发布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强化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形成防灾减灾工作闭环。“十四五”时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在助力生产发展方面,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603亿元。围绕粮食保丰,气象助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试点工作。“十四五”以来,冬小麦干热风预警提示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采取“一喷三防”等措施,助力粮食增收83亿斤。围绕能源保供,气象服务能源产-供-储-销全链条,支撑2000多个新能源场站利用风、光资源精准发电调度。围绕交通保畅,气象、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一路三方”预警联动机制,优化提升路段的交通事故数量同比下降51%。围绕新质生产力保稳,开发巨灾保险、天气衍生品、气候投融资等绿色和普惠的金融气象服务产品,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气象数据要素×”行动,有力支撑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在保障百姓生活方面,精细化气象服务涵盖衣食住行游购娱,覆盖全国5万多个景点,云海、彩虹、雾凇、极光等景观气象预报让公众出游赏景从“碰运气”变为“早预见”。高温、花粉过敏等17类健康气象预警产品受到百姓欢迎。
在支撑生态良好方面,气象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保障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编辑:李润泽】
民以食为天。。
- 今日热点
- 新华网宁夏频道—宁夏地区最具影响力新闻百科
- “17条”,如何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
- 韩国国会通过行政安全部长官弹劾动议案
- 工行广西分行加大高速公路信贷投放 助力广西交通强区建设
- 云南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俄防长:美西方向乌提供重型武器将导致局势朝着不可预测方向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