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女子考古队:以热爱叩问极地历史文明

  中新社拉萨10月12日电 题:西藏高原女子考古队:以热爱叩问极地历史文明

  中新社记者 应妮 赵朗

  金秋时节,高原的天气早已入冬。10月6日中秋节这天,何伟和考古队员们还在海拔4000多米的野外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趟她们已经在阿里地区的考古工地工作了十余天。部分女队员则正在昌都市进行野外考古。常年奔波于高海拔的现场,对这支西藏高原女子考古队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来自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的何伟是西藏高原女子考古队队长,2010年从西北大学硕士毕业后,她选择回到自己长大的地方,从事一线考古工作。工作15年来,她几乎参与了西藏所有重大考古项目,从阿里地区的桑达隆果墓地到日喀则的玛不错遗址,这两个项目分别入选2020年度和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9月30日,西藏高原女子考古队队员和其他同事一起在拉萨进行现场考古。 (何伟 供图)

  高原女子考古队目前共有8名成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当时所里加我一共两名女性,后来女生越来越多,队伍就形成了。”说起考古队的成立,在何伟轻描淡写的叙述中似乎十分自然,但只有身处其中才知道,这些女生们多么热爱考古。

  队员旦增白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从金融机构辞职后,她在2019年加入女子考古队,工作至今已参加10余项重大考古项目——一线的锤炼让这位跨专业的新手迅速成长起来。她记得自己参与的第一个考古项目是格布赛鲁墓地,海拔3900多米,地势复杂,车辆难以进入,大家每天带着干粮徒步往返数小时,“要经过土林,上坡下沟,发掘到重要遗存时,即便再晚也要清理完成,有一次要等天黑采集样本,不巧赶上暴风雨,我们直到深夜12点才完成取样工作,天气冷得只能捡柴生火取暖。”

  她介绍,每年野外考古时间少则四个月,最长有二百多天。虽然环境艰苦,但现场成果常常令她兴奋不已,一件她悉心从土里发掘并精心捧出的陶器,已经陈列在西藏博物馆新馆。

10月12日,西藏高原女子考古队队员(左)与雇佣的工人在西藏阿里的考古现场工作。 (何伟 供图)

  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的德吉央宗,与旦增白云同年入职。她在大学实习期间便喜欢上了考古,毕业后进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这些年来,她越来越向往还没有被考古解锁的地方,“尽管偏远艰苦,但能让我近距离了解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满足我探索未知的渴望。”更让她引以为豪的是,自己参与发掘的考古项目能丰富青藏高原历史,如桑达隆果墓地为实证当地与中原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玛不错遗址是青藏高原腹地迄今已发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的生动见证。

  2024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女子考古队”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何伟认为,“在‘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中,考古本就备受关注。西藏高原女子考古队以热爱叩问极地历史文明,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但是压力的鞭策一直在,我们需要快速成长起来。”

  在她看来,20世纪40、50年代,中国女性参与考古几乎是空白,如今的考古领域,从认知上不再对女性限制,“不仅考古,越来越多的行业,女性也站在了重要位置上。”

  德吉央宗认为,无论性别,所里的考古队员都做着同样的工作。“荣誉给了人们平视女性参与考古工作的价值。”(完)

【编辑:王琴】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pJJgk33"></kbd><del id="ghjsJF6"></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33xgozb"></b>
  • 晋中市出台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细则
  • 西安高新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六进”活动举办
  • 地市动态--黑龙江频道--人民网
查看更多

《男女一起差差差》

发布时间:2025-10-13 19:44:41 鸡鸡捅鸡鸡软件 来自湖南

像胡杨一样扎根祖国西部基层(中国道路中国梦·不负嘱托更奋发)  为确保政策直达快享,连日来,各地多措并举优化办理服务——北京配套升级电子税务局和统一工作平台相关功能,实现容缺办理台账信息的辅助采集、电子税务局材料补正;河南拓展容缺办理资料补正渠道,确保“最多跑一次”;陕西通过网上“纳税人学堂”、微信群答疑解惑等线上途径进行咨询辅导,对符合清单事项的业务及时提供容缺服务……  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司长练奇峰介绍,为进一步便利纳税人缴费人,税务部门持续拓展线上服务范围,目前已实现96%的税费事项、99%的纳税申报网上办理。即日起,人民网推出2023年度“两会来了,我托领导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下称“捎句话”活动),将持续到全国两会闭幕。一位防务人士说:拥有少量高端、精致的武器平台、但不具备相关能力,是没用的!我们以为现代战争数周就能结束,我们只储备了那么多武器。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479106
举报
热点推荐
  • 真实的“安欣们”,如何看待《狂飙》?

    2025-10-13 19:44:41

  • 和田中国特种旅游目的地--新疆频道--人民网

    2025-10-13 19:44:41

  •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

    2025-10-13 19:44:41

  • 爱心厦门先锋湖里--福建频道--人民网

    2025-10-13 19:44:41

  • 中化三建荣登“2022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

    2025-10-13 19:44:41

  • 北京:加快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2025-10-13 19:44:4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