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团队研发仿生光热织物 实现“秒速升温”与“稳定耐用”

  中新网天津10月12日电 (记者 孙玲玲)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12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甚至能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这些过去依赖复杂电子设备才能实现的“智能保暖”功能,未来可能仅需一块织物就能轻松完成。

  近日,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受盐碱地植物“吸盐-泌盐”机制启发,成功研发出一种兼具高效光热转换与优异力学性能的分子太阳能热(MOST)织物。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学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为下一代可穿戴热管理技术开辟了全新路径。

该仿生热织物设计示意图。天津大学 供图

  如何让MOST织物的力学及热管理性能协同提升,一直是个人热管理领域的核心难题。目前报道的MOST织物往往面临优异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不可兼得的问题,开发“高效光热+可靠耐用”的热管理织物,对节能减排、提升医疗理疗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从盐碱地植物“中亚滨藜”中汲取灵感,让织物同时实现了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协同提升,打破“二者不可兼得”的织物性能困局。

  实验显示,这种新型织物表现出优异的热管理能力:在420nm蓝光照射下,70秒内升温25.5℃,即使在-20℃的低温模拟日光中,50秒也可升温21.2℃。更难得的是,该织物具备极强的耐用性,经过50次摩擦、500次拉伸弯曲,甚至72小时连续洗涤后,光热性能保留率仍超90%,成功克服了传统MOST材料易脱落、寿命短的问题。

  此外,该织物还能通过调节光照强度精准控制释热温度,既可用于日常保暖,也可作为便携理疗载体,为关节炎等患者提供局部热敷。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将自然界生物的自适应机制转化为材料的性能调控策略。”封伟教授表示,这一仿生设计不仅为MOST织物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了新方法,更实现了热管理织物的性能突破。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服装、医疗理疗器械、户外防护装备等领域,推动个人热管理从“依赖外部供能”向“高效利用太阳能”转型升级。(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gxboH"></kbd><del id="UJTIqAd"></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f72hk"></b>
  • 孙绍骋调研大兴安岭生态保护和林区发展情况——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 台媒:民进党病症严重已现“末路景象”(3)
  • 体操世锦赛:欧钰珊获女子个人全能第七名
查看更多

《lubute线路检测》

发布时间:2025-10-13 23:36:21 抖音81个走八光视频合集 来自湖南

兵器工业集团党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据携程数据显示,2月以来,国内用户旅游热情不减。通常,这类个股更多的是潜在抛压较大,需要格外警惕。纠结许久后,她选择一个人待在出租屋加班过年。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145070
举报
热点推荐
  • 河南焦作市:“民情地图”助推&nbsp;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2025-10-13 23:36:21

  • 返程高峰持续重庆火车站人潮如织

    2025-10-13 23:36:21

  • 《皇家师姐之中间人》在线观看

    2025-10-13 23:36:21

  • 外媒:泰国一儿童托管中心发生枪击案至少31人丧生

    2025-10-13 23:36:21

  • 守住为乘客服务的初心&nbsp;当好百姓的“专职司机”

    2025-10-13 23:36:21

  • “四向”聚共识融力助发展——人民政协网

    2025-10-13 23:36:2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