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等入选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沪发布

  中新网上海10月13日电 (记者 郑莹莹 孙自法)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13日在上海举办。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正式发布。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分别是:抗体偶联药物、Blackwell GPU架构、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人形机器人、“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

  Engineering期刊与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自2021年以来每年共同组织开展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评选活动,旨在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工程创新,营造尊重工程、崇尚创造的良好氛围。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经由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评选委员会审议确定。本次评选的“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五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的,并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既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或关键技术装备,也涵盖工程科技关键性原始创新与突破。

  评选指出,通过模型算法和工程优化方面的系统级创新,DeepSeek为资源受限条件下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开辟了新道路。凭借领先的模型性能、开放共享的架构体系和快速落地的工程化能力,DeepSeek迅速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应用之一。以DeepSeek为代表的“高性能、强开放、低成本”大语言模型,大大加快AI普惠化进程,重塑全球人工智能生态,推动各行各业加速智能化。

  评选还指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正在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人形机器人有望深刻改变人类未来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形态。

10月13日,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在上海举办。中新网记者 郑莹莹 摄

  在大会的主论坛上,多位专家介绍了当前热门方向的工程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兼智能融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友介绍了大语言模型、智能机器人等带来的发展新动能,并指出随着传感器、AI等核心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无人系统将深刻影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治理模式。(完)

【编辑:李岩】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SLUZaqML"></kbd><del id="UBicu"></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ZZ3CI"></b>
  • 防城区视窗--广西频道--人民网
  • 文艺香飘邕江畔(艺术为城市添彩)
  • 第十三屆新華網教育論壇
查看更多

《爆料吃瓜网》

发布时间:2025-10-14 05:07:14 星宫一花在线观看 来自湖南

中国人寿寿险聊城分公司新春送福到家门其中的桌椅、摄影机等设施都是原物。周恩来身居斗室,心怀天下。  记者:确实很有意思,可见艺术的发展与其外部环境息息相关。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6700
举报
热点推荐
  • 传承且创新东柳吐琼音

    2025-10-14 05:07:14

  • 遂宁市高铁低碳(生态)新城项目开工

    2025-10-14 05:07:14

  • 河北雄安新区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2025-10-14 05:07:14

  • 科学规划擘画城市发展新蓝图

    2025-10-14 05:07:14

  • 普惠服务促进消费真金白银“贷”动创业

    2025-10-14 05:07:14

  • 全新宝马7系i7上市售价91.9万元起

    2025-10-14 05:07:14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