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
中新网10月12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涉及范围广、受灾省份多、影响程度深、局地损失重。日前,应急管理部、财政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2026年度全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深入细致摸排确定需救助对象,切实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通知》强调,冬春救助工作是重要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体现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关心关怀,要提高政治站位,紧盯“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目标,把冬春救助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落实好、完成好。要尽早谋划、迅速行动,提前部署开展本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指导基层积极使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工作,并督促加快资金发放,持续跟进调度,确保在春节前全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通知》提出,要组织力量深入灾区,全面摸排受灾人员底数,全面准确落实冬春救助政策,确保应救尽救。要规范履行救助程序,做好需救助对象的调查、统计、核定等工作。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精准救助”原则,合理划分救助对象人员类别,细化完善分类分档救助标准,确保冬春救助质效。重点关注受灾的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殊关照和重点救助,并做好冬春救助和低保、临时救助、困难帮扶等机制的有序衔接。
《通知》要求,要压紧压实灾害救助主体责任,合理统筹中央和地方救助款物。严肃冬春救助款物管理使用纪律,坚决杜绝资金截留、挪用、发放迟缓或沉淀不用,积极配合审计和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要主动做好救助政策宣传解读,结合年终走访慰问活动,及时跟进了解受灾群众思想动态,确保人心安定和社会大局稳定。 【编辑:张燕玲】
一、碳中和实现路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后,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对达峰时间、峰值年份排放量、达峰以后的排放变化路径等问题开展了研究,总体上大家认为2030年达峰是可能的,但对于中国碳排放判断尚存在分歧,因为时间久,不确定性较大,大部分研究认为,205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预计在25亿-50亿吨,2060年碳排放量在20亿吨左右。。
- 今日热点
- 厦门:骨干员工可申请保障性商品房
- 11日24日译名发布:太平洋联盟
- 事关中考报名!最后24小时!合肥重要提醒
- 多地完成第三轮集中供地流拍率降低
- 为时代讴歌新闻人奋进新征程
- 江西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光电成为第二大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