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向叙利亚地震灾区提供的首批5000人份的医疗物资已从北京启运,中国红十字会救援人员同机赴叙。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十四五”时期,北京持续拓展对外交往渠道,提升对外交往质效,市区两级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增至287个,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国际“朋友圈”。
这是记者14日从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际交往中心专场上获悉的。
北京市委外办市政府外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冯剑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新设外资企业超过8000家,累计布局国际学校100余所,启用国际医疗试点机构18家,城市国际化环境显著改善,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他说,北京国际交往承载能力实现新突破。天安门地区等传统国事活动重点区域专项整治稳步推进,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国际交往功能实现提升。结合中轴线申遗保护,持续完善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国际交往功能,天坛、正阳门、先农坛等历史文化遗产外事活动场景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第一、二、三使馆区综合整治和第四使馆区规划建设扎实推进。
他表示,北京城市国际化环境实现新提升。设立“北京服务”机场服务点,为外籍人士提供20余项高频便利服务。发布“BEIJING PASS”实现交通出行、景区购票、商超购物“一卡通行”,开通地铁外卡全球“五大卡”拍卡过闸,推出银行卡和通信卡“两卡”融合产品,有效打通了支付、交通、通信等小微堵点。(完) 【编辑:李岩】
案例部分采用征集的方式,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在讲好城市故事,推进全球化表达方面已小有成效,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国际传播效能进一步提升,武汉、成都、杭州、沈阳等省会城市的国际能见度和美誉度也有所增强,此外,涌现出前海、烟台、盐城、连云港、中山、景德镇、太仓等一批城(区)国际传播的积极践行者,他们正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主力军之一。。
- 今日热点
- 债市新风尚!理财、基金密集上新混合估值法产品,或成新增长点?今年债市难有坦途
- 遂宁市高铁低碳(生态)新城项目开工
- “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给企业和群众办事带来全新体验
- 2022并购市场盘点:前十大交易,超七成由国资主导;龙头整合产业链成主流…
-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名单
- 四川荣县:特色产业塑品牌乡村振兴创先进--四川频道--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