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20年的进程中,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日渐丰茂,网络安全法、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刑法修正案九、民法典等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相应规定,及时回应了国家、社会、个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切。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李京统)今日起,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正式开启。共计划招录3.81万人,招录年龄放宽,录用政策、录用计划继续向基层一线和应届毕业生倾斜。
资料图:2024年12月1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初中部考点外,考生抓紧时间复习。当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举行。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计划招录3.81万人
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3.81万人,较上年度减少0.16万人。
据招考公告,报考者可于2025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报考申请,招录机关于2025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6日18: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5年10月28日8:00后登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可于2025年11月1日0:00至11月6日24:00登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
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30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城市同时举行。
向应届生和基层倾斜
本次国考招录,继续向应届生和基层倾斜。
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介绍,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
对于超七成计划面向基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讲,应当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锻炼,“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是公务员招录的趋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关键在基层。”
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李曼卿表示,应届生在国考招录中的占比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以2025年为例,总招录人数为3.97万人,其中应届生招录人数达2.67万人,占比约67%。
另外,此次国考招录有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资料图:2023年11月26日,北京第十二中学校本部考点外,考生在入场前复习。当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举行。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招录年龄放宽
此次发布的国考招录公告显示,报考者年龄要求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提到:“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
事实上,不仅是国考,今年以来多地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已经放宽了年龄要求,有媒体称,这打破了以往的“35岁门槛”。
竹立家表示,“35岁左右的年龄已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正是许多人才在职场上的‘黄金期’,吸纳这部分人进入公务员队伍,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质量。”
专家认为,此政策为更多人才提供了报考机会,使具备丰富社会经验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够加入公务员队伍,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更多元的社会阅历与专业视角。
另外,国务公务员局网站介绍,对于2026届高校毕业生,应以其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对于其他人员,均应以其已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比如,《招考简章》中仅允许本科学历人员报考的职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不能以本科学历报考。(完)
【编辑:李骏】一方面,智算中心的建设要以开放硬件和开源软件为主,融合多元算力,实现算力的聚合、调度、释放,让智算中心“用起来、用得好”;另一方面,要朝着标准化、集约化、低门槛和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通过算力+算法的一体化、基建化,发挥出智算中心普惠高效的赋能效果。。
- 今日热点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 楼市预期改善 “返乡置业”热度有所抬升
- 印度外商的二十载“不了情”:在中国,事业爱情双丰收
- 忠诚维护核心 矢志奋斗强军
- 全球首创,填补大熊猫个体识别标准化空白
- 生活剧《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