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成七级救灾物资保障体系 应急物资6小时内可送达全市任何地方 《站长统计雷丝视频》 作为台胞重要祖籍地,福州市率先试行就业创业台胞住房保障举措,推动台胞安居工程,面向台胞推出公租房,2021年11月至今已有三个批次206户台胞入住公租房。《站长统计雷丝视频》
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昆曲名家,几乎都出自“昆大班”。
中新网重庆10月14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瑾14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重庆已建成七级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常态化储备物资100余万件。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6小时内可以送达全市任何地方。
姜瑾表示,“十四五”以来,重庆创新构建了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救灾救助及时高效,生活保障扎实可靠。建成的七级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即国家—市级—区县—乡镇—村社—家庭—社会。重庆常态化储备物资100余万件,比“十三五”末增加了近三成,可满足10万受灾群众救助需求。在此基础上,重庆根据灾害类别、风险点位、人口分布等因素综合研判,将救灾物资逐级前置,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第一时间送达灾区。
与此同时,重庆还创立了“渝速拨”机制,实现救助资金随报、随审、随拨,整个资金全过程都在线上封闭运行,并且通过国库直接发到群众“一卡通”账户上,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等待”。
此外,重庆还积极引导红十字会、慈善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在资金募集、物资补充、志愿服务等方面形成有效协作。重庆还积极与大型商贸企业达成补充储备共识,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加入救助行列,共同为受灾群众撑起一把“安全伞”。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市已累计发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8.33亿元,惠及385.1万人次受灾群众,有力保障了所有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完) 【编辑:李岩】
他表示,欢迎美中双方促进多领域对话的决定,中国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4月,率中国代表团抵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亚非会议,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
张双和团队经过半年反复摸索,研发出快速检测原料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获得国家专利。。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揭晓25位好市民受表彰
- “五个一百”,奋斗精神绘就美好生活画卷
- 广西桂林:牛群漫步漓江边远山如黛景如画
- 公共场所要对电子烟说“不”
- 吉林省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量数据共享对接
- 朝阳少侠:诋毁“流浪地球”,暴露美国对人类团结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