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0月15日电 (记者 缪璐)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10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受邀参会的德国汉学家、哥廷根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荣休教授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君子”理念值得世界学习。
施寒微说,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很多知识价值对全世界有借鉴意义。“我最欣赏的就是‘君子’概念,一个君子他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好家人,照顾好他周围社区,还有国家,这是一种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范式。”
这样的理念还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施寒微表示,中国山水画中,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诗歌与绘画都体现出一种融入天地的视角。这背后蕴藏着一种世界观,一种将人类与自然相联结的意识。
在施寒微看来,历史是理解当代中国的钥匙。中国今天的文化、政治体制与治理方式,都深深植根于其数千年的历史经验之中。尽管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重大变革,但其文明延续性之强、自我调适能力之高,在世界文明中实属罕见。中国的现代化路径是独特而多元的。它不仅是经济与技术的全面进步,更是一种根植于自身文明的发展模式。
针对西方一些人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施寒微认为,一个富强的中国并不构成威胁,反而是全球治理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施寒微还呼吁欧洲应建立独立而开放的对外思维。他认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路径。欧洲需要更加开放地研究中国、理解中国,而不是以旧视角臆断其未来。(完) 【编辑:李岩】
版本:5.1.7
更新时间:2025-10-15 19: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