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担心过自己能力不足,面对陌生环境充满不适,不知如何开口与同事沟通,但只要积极主动,不要害怕犯错,大胆去试错,就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
中新网上海10月14日电 (记者 许婧)“今天看中国的任何问题都要从世界这个大视野的角度。”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14日在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主论坛上表示,中国学是世界的学问,就必须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
当天,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开幕式及主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约500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李伯重解释道,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人类“地球村”(global village)中的重要成员。研究中国的学问,就是中国学。研究中国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学者的共同任务,因此中国学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
李伯重直言,过去中国学者往往以西欧的历史经历为标准来探寻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但著名学者查尔斯·蒂里(Charles Tilly)提出了另一种视角,即以中国的历史经历为标准来看欧洲,从而表明在世界历史的某一时期中,中国历史发展模式也具有相当的普世性。晚近国际学界对于“大分流”的热烈讨论,也强调要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看中国历史,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历史发展观。
“对中国学者来说,‘开眼看世界’必不可少。对海外学者来说,必须深入中国社会进行考察,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李伯重介绍,学术研究有一个普遍规律,即对一个对象的研究,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把这两方面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个对象。
“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通过这种双向视角所看到的中国,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丰满的外观,这才是一个在人类大家庭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李伯重说,世界中国学已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中国学大会的召开,就是这门学问发展壮大的标志,他坚信通过这次大会,各国学者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合作,把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向更高的阶段。(完)
【编辑:付子豪】谭云俸摄(人民图片) 清晨,AI助手被语音唤醒后播放几首悦耳的歌曲;黄昏,在下班路上打开扫地机器人的控制程序,回家后地面早已被打扫干净……如今,远程监控、智能交互等新功能在家居产品中逐渐普及,智能家居产品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带来诸多便利,智能家居产业正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 今日热点
- 南部战区海军某舰艇编队开展实战化训练
- 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让城市更安全更美好
- 万亿市场已来,正泰安能诚邀您加盟!
- 参考文苑新年新衣新气象
- 智慧社区·幸福养老!第6届成都老博会3月9日精彩来袭
- 新年快乐(有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