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食堂到豫园九曲桥 各国中国学专家感受上海“进化论”

  中新网上海10月14日电 (谢梦圆 娄瀚锟)1981年,巴基斯坦前驻德国大使、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赛义德·哈桑·贾维德(Syed Hasan Javed)跟随参访团第一次来到上海。在黄浦江畔,当时的上海官员告诉他,要把上海浦东建设成中国的“曼哈顿”。

  当时,在场的不少外国留学生都暗自发笑,认为这个目标不可能达到。时隔多年再次走在黄浦江边,贾维德又笑了,“这一切都太棒了,让人难以置信”。

  13日下午,在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参访活动团,与大会参会嘉宾一同走进上海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在此感受上海在城市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

10月13日下午,多国中国学专家在上海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听讲介绍时拍照。娄瀚锟摄

  社区食堂、开放式阅读空间、休闲广场、淋浴房、无障碍厕所……围绕该党群服务中心主体建筑,针对不同居民需求的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户外跟随节奏跳健身操的年轻团体和室内安静阅读的老者互不打扰,共享午后休闲时光。

  这让贾维德感慨,上海的发展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发展为了人民”。联想到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贾维德表示,汉语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同时中华文明也从汉语中萌发,“汉字的来历说明中华文明的来历,以‘乱’这个字为例,字形里包括了‘嘴’和‘口’的含义。说明人们要有吃的穿的,不然就会不高兴,就‘乱’了。这个智慧对不同国家、民族、社会来说都是一样的,要重视人民的满足”。

  在当天的参访团中,不少学者都有深入研究历史的背景,因此对上海的过去也深感兴趣。在参观豫园的过程中,德里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中国研究教授狄伯杰(B.R. Deepak)在九曲桥上不停驻足,还拿出手机请一旁的中国游客为他拍照留念。“我觉得古代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是分不开的。所以你不能搞现代化就忘记自己的传统。”

  西班牙加的斯大学副教授欧荷西(José Luis Caño Ortigosa)从博士阶段开始研究中国历史,纵观整部中国历史,他最崇敬的中国历史人物是一些“无名氏”,“17世纪有些广州官员,他们是很好的人,与西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为两地关系的维护作出很多贡献”。回归当下,他认为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完)

【编辑:付子豪】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IRMuVoL"></kbd><del id="Y3SUo0"></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UPPYCyv"></b>
  • 人民建议道路狭窄存隐患甘肃嘉峪关:规划改造确保通行安全
  • 健康生活方式可帮助老年人预防痴呆
  • 香港开启全面发展新里程
查看更多

《1024g.vip 5.2.3》

发布时间:2025-10-15 10:40:21 晚上一个人睡不着偷偷看 来自湖南

人民财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市场主体发展改造老旧小区时,对具备条件的小区增加停车位、建设充电桩。在此过程中,中国不仅有序设定了步伐,而且还专注于贸易网络的数字基础设施。今后仍需进一步研究湖泊情况、暴露程度、脆弱性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明确每个因素对GLOF威胁的相对影响。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92872
举报
热点推荐
  • 宝鸡市擀面皮产业发展促进会:“三强化”引领&nbsp;推动“宝鸡擀面皮”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15 10:40:21

  • 山西如何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省委书记蓝佛安这样说

    2025-10-15 10:40:21

  • 瓢虫少女跑酷2安卓版版下载

    2025-10-15 10:40:21

  • 第九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公告(2019年1号)

    2025-10-15 10:40:21

  • 学党史践初心新疆消防开新局--新疆频道--人民网

    2025-10-15 10:40:21

  • 从“有恃无恐”到“坚决服从”,知网知否

    2025-10-15 10:40:2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