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曾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赞扬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中新网成都10月15日电 (刘忠俊 卢婷)四川省地震局15日发布信息称,“十四五”期间,四川地震部门聚焦监测预警、风险防治、公共服务等核心任务,实现监测网络、预警时效、决策能力等多维度突破,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地震安全防线。
“十四五”期间,四川完成中国地震预警网(四川巨灾防范工程)建设,建成1669个地震监测台站并共享邻省1300余个台站资源,台站平均间距从50公里缩至13公里,构建起覆盖全省的高精度监测网。目前,成渝城市群重点区域地震监测能力下限达1.0级,四川平均监测能力下限从2.4级提升至1.6级。
同时,四川还建成“全域覆盖、精准响应”的速报预警系统,震后5秒至15秒可产出预警信息,成功预警四川及周边123次4级以上地震,首报平均用时仅6秒。全省部署超1万余台(套)预警终端,实现凉山、甘孜、阿坝三州中小学全覆盖;1300余万个电视机顶盒、696个乡镇应急广播及微信、支付宝等渠道,服务人群超千万。成都大运会期间还首次将地震预警纳入安保体系。
在灾害风险防治领域,四川印发多项行动方案与规划,完成1:25万活动断层普查及15个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构建重大工程抗震设防全链条监管体系。并推动37个县(区、市)建立房屋设施加固清单,泸定猫子坪大渡河大桥抢险加固等工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四川省住建厅完成重点地区23个县、57个乡镇(农房、城居)的抗震加固工作。
在公共服务方面,四川实现震后15分钟内提供自动评估结果,4天至7天出具一般破坏性地震烈度图,成功处置泸县6.0级、泸定6.8级等地震。公众服务上,开通21个市(州)抗震设防参数查询功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大赛吸引超百万人次参与,地震科普教材覆盖民族地区。
与此同时,四川还推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落地,自主研发4款核心监测设备,建成全国首个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地震局还牵头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1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四川地震预警工程”获中国地震局2025年防震减灾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川渝地震预警一体化接入2945个站点,国家重大工程地震响应实现“预警、处置”闭环管理。
此外,四川还建立省市县三级重特大地震双指挥长架构,创新“局站融合”模式,15个重防区市级部门与地震监测中心站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出台《四川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制定7项省级地方标准,推动监测台站属地化运维,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完) 【编辑:陈海峰】
从‘开源’的角度,可以对雨水、空调水等进行收集存储,并对收集到的水进行二次利用,这样才能不浪费每一滴水。。
- 今日热点
- 西安市第三医院“免费骨龄测评及筛查扁平足活动”即将开始西安市第三医院“免费骨龄测评及筛查扁平足活动-健康资讯
- 赴港旅游签注2月6日起可自助办理
- 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 【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位苗族小姐姐太有才了!
- 低碳大循环 绿色发展前景好
- 新华全媒+项目清单向“新”向“绿” 施工现场干劲十足——陕西西安重点项目建设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