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中国这五年:以科技创新丈量中国“高度”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张素)展现中国航天员太空生活的电影《窗外是蓝星》持续热映。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王亚平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这部电影就像是乘组从太空给大家摘回来的一颗“星”。

  “它让观众更真切、更沉浸地和航天员一起进入空间站,和乘组一起工作、生活、飞行。”王亚平说。

10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王亚平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十四五”期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已接纳9个任务乘组进驻,进行6次“太空会师”,累计有23名中国航天员、27人次进入太空,驻留周期从3个月延至半年。

  回首“十四五”,中国航天事业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投用,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正式启程……

  “我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大国,正在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表示,《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实施一年来,其战略引领与前瞻布局的效应已初步显现,“为科技强国与航天强国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源自原始创新的核心动力”。

  从浩瀚星空到地球之巅,中国科技工作者镌刻发展新高度。

  今年是中国首次精确测量珠穆朗玛峰高程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从模拟测绘时代的三角高程测量到数字时代的卫星遥感,从人工计算到智能解算,数次珠峰高程测量标定了中国科技进步的轨迹。

  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珠峰高程为8848.13米;2020年,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2024年发表的一篇由中外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论文称,近年来珠峰以每年约2毫米的速度隆升。

  观测珠峰“长高”得益于技术创新,这更成为事业发展的“催化剂”。例如,智能化测绘技术已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应急测绘保障等领域展现出潜力,未来还将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时空信息底座。

  “中国天眼”发现逾千颗脉冲星,北斗探空系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十四五”以来,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夯实科技强国建设之基,照亮创新发展前行之路。

资料图:“中国天眼”全貌。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这五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说。

  广大科技工作者是科研高楼的基石。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这支人才大军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充满活力。2024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达到1405人次,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十四五”期间,青年不断脱颖而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为43.3%。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瞄准国家战略组织基础科研攻关,中国高被引论文数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二。

  中共二十大确立了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如阴和俊所言,“未来五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

  “围绕国家战略亟需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继续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围绕推进“十五五”科技强国建设,各方作出部署,加速挺进。

  从“十四五”的创新攻坚,到“十五五”的决胜关键,向“新”而行攀登科技高峰,新的中国“高度”已在眼前。(完)

【编辑:李岩】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sSBTYGC9"></kbd><del id="rg699lB"></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wBvM7w"></b>
  • 南宁市青秀区--广西频道--人民网
  • 人勤春来早新春开门红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韩正等出席
查看更多

《cnn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10-18 00:06:29 zing是什么意思 来自湖南

大洛与特伦特冲突扔对手发带以一敌多被驱逐这些行业增长潜力巨大,业内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旅行社首先面临的挑战是航空航班运力尚未完全恢复,”李梦然对《环球时报》记者坦言,目前很多出境游团队需要的进出点航班还没有完全恢复,无法匹配日后大规模团队的回归。  第八条申请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许可人或者其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签字或者盖章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申请表;  (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三)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  (四)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注明委托权限的委托书;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790354
举报
热点推荐
  • 政策接续、措施务实,山东37条强促经济恢复发展

    2025-10-18 00:06:29

  • 探访武汉“机器人餐厅”: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2025-10-18 00:06:29

  • 小白楼聚集航运“航母”一刻钟“圈”定身边美好

    2025-10-18 00:06:29

  • 我国出境游逐步恢复预计今年“五一”或暑期迎高峰

    2025-10-18 00:06:29

  • 微纪录片《少年不老》

    2025-10-18 00:06:29

  • 100亿元黄河青海流域贷款推动助企暖企

    2025-10-18 00:06:2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