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创智引未来 第四届京港环保科技论坛在北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杨双月)“Road To EcoCity第四届京港环保科技论坛”16日在北京昌平区北控宏创科技园举行。论坛以“京港携手绿色科创智引未来”为主题,来自京港的专家学者、政商领袖及青年才俊,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助力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深化绿色金融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探索人类科技与环境保护的绿色未来。

10月16日,“Road To EcoCity第四届京港环保科技论坛”在北京昌平区北控宏创科技园举行。主办方供图

  这场由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减碳生活基金会、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共同主办的论坛,是“北控科技创新文化周”的核心环节。

  北控集团党委副书记、北京控股党委书记、董事会主席杨治昌在欢迎辞中表示,北京控股2007年起从多元综合性业务向公用事业领域转型,面对“双碳”目标与人工智能引领的科创趋势,北京控股将从三方面发力:利用人工智能升级现有环保业务,拓展循环经济领域新兴业务,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以加快自身绿色化改造。他同时强调,北京控股会继续秉持“服务北京,繁荣香港”宗旨,深化与两地各界合作,共同应对环保挑战。

  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区委常委、副区长柳强指出,昌平与北京控股合作基础扎实,已携手推动智慧水务、固废资源化、燃气智慧管网等项目落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枢纽,在绿色金融、国际技术交流方面的优势,能与昌平的产业集聚、应用场景形成互补。未来,昌平将深化与香港在环保科技领域的精准对接,提供优质政策支持与丰富应用场景,期待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共同开拓全球绿色市场,让京港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地区与民众。

  论坛期间,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北京总部(创科教育交流基地)揭牌仪式举行。此次北京总部的设立,将为两地青年科创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也为科创、环保、教育资源共享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成为连接京港两地科创力量的重要桥梁。

10月16日,“Road To EcoCity第四届京港环保科技论坛”在北京昌平区北控宏创科技园举行。主办方供图

  在论坛分享环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投资推广/企业出海专组副总监李明茹结合香港区位优势,分享了绿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新机遇;香港大学在职教授、香港教育大学校董会副主席陈浩华围绕绿色金融与RWA最新趋势展开讲解,深入阐释绿色金融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福民介绍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创新应用;香港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助理教授、Feeling AI(云梧智能)创始人戴勃分享了AI与城市数字化智慧化的相关内容;港京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娜详细介绍了面向环保产业场景的国际化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论坛结束后,部分嘉宾赴北京北控绿海能环保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实地了解垃圾处理、污染防治及再生能源等技术应用情况。

  据悉,此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北京控股在助力京港两地绿色科技领域合作上迈入新阶段,为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美好未来贡献了重要力量。(完)

【编辑:李润泽】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iMHOd1X2"></kbd><del id="OPglY"></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1uqMqg"></b>
  • Chinasoutboundgrouptravelservicesrevive
  • 美媒:印度斥资23亿美元开发绿氢
  • 小婷看中华之百花深处胡同
查看更多

《一亲二膜三叉四强五注射,三分钟》

发布时间:2025-10-19 12:32:19 火箭直播 来自湖南

浙江“银发乐网”工程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10月1日,和缅甸总理吴努签订中缅边界条约。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在欧洲的核心人物。犯规和红黄牌在比赛中,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被称为犯规。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9893293
举报
热点推荐
  • 金门发表“永久非军事区”宣言国台办回应

    2025-10-19 12:32:19

  • 热解读丨从总书记阐述的这个“不等式”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2025-10-19 12:32:19

  • 合肥-泸州-拉萨全新航线开通

    2025-10-19 12:32:19

  • 土耳其发生强烈地震天津渤海银行女排慰问小美

    2025-10-19 12:32:19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江门!

    2025-10-19 12:32:19

  • 辽宁省政协机关举行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周波出席并讲话

    2025-10-19 12:32:1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