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即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
中新网重庆10月17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7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重庆创新构建全流域、跨区域水网联合调度机制,累计调度水库600余座次,拦蓄洪水106.3亿立方米。
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宋刚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重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数字化赋能水旱灾害防御,系统构建“五大体系”,有效提升防御能力。
首先是数字赋能,提升智治水平。重庆建成“水旱灾害防御应用”,归集共享1.6万个前端感知设备数据,创新AI语音“一呼四应”“一键直达”模式,重塑“人防+技防”闭环管理流程,有效支撑全市防汛综合决策。
其次是精准管控,消除风险隐患。重庆建立覆盖小流域山洪灾害危险区、防洪薄弱风险点等“六类风险”的清单式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一点一策”精准化管控。
再次是监测前置,掌握预警先机。重庆建成由气象卫星、测雨雷达和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能提前72小时以上预判大江大河洪水警讯,提前24小时以上预判中小河流洪水警讯,预警叫应时间从平均2小时以上大幅缩短至15分钟以内,最大限度争取防汛主动。
第四是工程联动,优化调度效能。重庆创新构建全流域、跨区域水网联合调度机制,累计调度水库600余座次,拦蓄洪水106.3亿立方米。在化解洪灾风险的同时,重庆还将洪水转化为水电资源,增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
最后是建设提速,构筑韧性防线。重庆通过系统实施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等防洪工程,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的韧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宋刚勇表示,从实战来看,在应对2021年嘉陵江、涪江秋汛和2024年全市“7·8”暴雨时,重庆的预警预报和防洪工程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在2022年和2024年连晴干旱期间,重庆通过跨区域调度3.2亿立方米水资源,有效保障1380万人饮水安全和285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这是防御能力提升的最直接证明。(完) 【编辑:惠小东】
其四,在个人信息权益上,不仅赋予个人查询权、更正权、删除权、自动化决策的解释权和拒绝权以及有条件的可携带权等“具体权利”,而且从中升华为“个人对其个人信息处理的知情权、决定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抽象权利”,由此形成法定性和开放性兼备的个人信息权益体系。。
- 今日热点
- 纪念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成立八十周年大会在港举行
- 提前做好准备应对职场 近百名学生参加求职比赛
- 通讯:中国电竞企业杀入美国娱乐之都
- 铁甲轰鸣炮声隆,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跨昼夜对抗演练
- 世界首例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健康资讯
- 叙利亚:西方制裁使赈灾努力更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