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中双语学校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中东欧地区唯一一所使用中文和所在国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现有12个年级20个班,在校学生530余名。
中新网上海10月20日电 (谢梦圆)20日,记者从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海上交通安全”论坛上获悉,在全球航运业加快绿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绿色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已初步建成,中国在推动航运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当天,中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徐伟在论坛上表示,作为国际航运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中国深度参与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温室气体谈判、航运碳减排政策制定,持续推动构建更安全、环保、高效的全球航运体系;深入推进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将LNG(液化天然气)、甲醇、氢、氨、电池等清洁能源纳入船舶检验体系,持续完善技术规范。
近年来,中国主动对标国际海事组织(IMO)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系统推进船舶绿色技术标准化建设,先后发布15部涉及绿色技术的船舶技术规范和7部实施指南,形成覆盖绿色能源应用、能效提升与生态保护的技术规范体系,为航运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系统支撑。
在绿色能源方面,中国LNG船舶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全国600余艘LNG船舶实现安全营运;电动船舶数量突破500艘,氢燃料电池、换电技术船舶实现示范运行;醇燃料、氨燃料等新型动力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中国船舶装上“绿色心脏”。
在能效提升方面,能效设计指数(EEDI)已在干散货船、液货船和集装箱船三大运输船型中全面实施,每年约1500艘船舶完成能效设计优化;风力转子、硬质翼面帆、空气润滑系统等节能技术加速推广,让船舶“御风而行”。
在生态保护方面,脱硫装置、VOCs净化系统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碳捕集装置、压载水管理系统构建起船上“循环—再生”的生态体系,为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保障。
目前,核能、生物燃料等前沿绿色技术也被纳入规划布局,中国绿色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的蓝图正在持续完善。(完)
【编辑:曹子健】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2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基层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 今日热点
- 第一报道共促全球发展,习主席这样妙喻
- 新华全媒+·强信心·开新局丨中欧班列助力“黔货出山”
- 西藏区局深化改革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 各地支持措施加快落地生效——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开好局
- 堪比科幻版“太空电梯”,重庆悬崖上360度旋转电梯超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