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社区力量薄弱、事情繁杂的现实局面,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干部与群众距离更近,关系更亲,服务更优?文化路社区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中坚作用,变“一轮明月”为“众星拱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强基惠民。
记者今天(18日)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获悉,近日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探测到一种新的来源于恒星黑子区域磁场的毫秒级射电暴。该成果填补了我们对太阳系外恒星小尺度磁场认知的空白,对于推动太阳系外的空间天气研究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
本次观测结果示意图,右上方为观测到的射电频谱的一部分。太阳磁场是驱动太阳活动的根源,这些磁活动通常源自太阳上局地的强磁场区域,如太阳黑子区域。在其他晚型恒星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磁活动现象,一些恒星(如活跃的M型恒星)上的磁活动比太阳上的更加剧烈、频繁,对近邻行星的宜居性有着显著影响。
测量恒星小尺度磁场是探究恒星磁活动起源、评估其潜在空间天气效应的关键。但长期以来,主流的恒星磁场测量方法(如塞曼多普勒成像)基本只能提供恒星全球性的大尺度磁场信息,无法分辨恒星黑子区域的小尺度磁场结构。
“中国天眼”的高灵敏度射电观测为黑子探测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与光学手段互补的途径。科研团队通过探测恒星黑子上方局地磁场结构发出的射电信号,可以约束黑子的尺度,了解其上方星冕磁场的强度和结构,准确地刻画恒星黑子的性质。
目前,科研团队也在利用FAST观测开展对年轻类日恒星、褐矮星、恒星-行星相互作用过程的探索,这将进一步拓展我们对恒星磁活动及其驱动的系外空间天气现象的理解,为寻找系外宜居行星提供重要启示。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编辑:叶攀】2017年4月,周航等3名易到用车3名联合创始人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正式辞去易到所有相关职务。。
- 今日热点
- 今日辟谣(2023年2月9日)
- 各地各校组织丰富多彩活动开启新学期
- 为什么越来越多外资研发中心落户中国?
-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辽宁19地入选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 人民网评:“五个一百”,力量在于汇聚、团结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