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特点制定工作时间、职业安全、劳动报酬等劳动标准,并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
中新网10月19日电 题:外国领导人对习近平说,“中国有一大优势”
“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
这是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澳门时谈到的一段话。
用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战略规划工作。在厦门领导制定《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福州“3820”战略工程3年、8年、20年目标如期实现,浙江“八八战略”一以贯之20余年……一个个重要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体现着为政者全盘谋划的战略眼光,以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也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密码”。
从1953年至今,我国共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主题一以贯之——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个五年规划,指引并见证着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的历史飞跃。
进入新时代,对于国家五年规划编制实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2015年,为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书记亲自担任规划起草组组长,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议献策。针对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总书记亲自批准课题题目,中央委托42家单位组织力量完成31项重大课题研究,形成117份专题研究报告。
2020年,为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7场专题座谈会,党中央首次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民众通过互联网提出意见建议超过101.8万条。
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蓄势谋篇。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着眼改革发展大局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五年规划科学制定把舵定向。
他强调价值取向:“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他明确关键靶点:“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他要求问计于民:“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
根据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安排,我国将通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个五年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见,“十五五”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任务,都需要在这五年中加快推进,到2029年完成。
10月20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次会议备受瞩目。
|出品人:陈陆军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高萌
|校对:阚枫
|视觉:张舰元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
【编辑:曹子健】在任庚坡看来,虽然通过信息化技术水平来提升工业节能监察效率的空间和潜力较大,但是当前工业节能监察工作形式还较为单一,仍以书面监察和现场监察为主,因此,创新工业节能监察方式方法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 今日热点
- 光影十年精彩呈现北京国际摄影周文献展(2013-2022)拉开帷幕
- 三大指数均涨逾1%电子板块领涨
- 英国罢工潮折射社会不公
- 艺术风景留在家门口(艺术改变乡村)
- 石家庄“专精特新”企业总数居全省首位
- “盘活”税收大数据助力稳产业链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