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王必胜说明,这次不仅取消自大陆来台旅客机场及港口核酸采检措施,另外也同步取消要求自大陆启程经港澳转机抵达台湾的旅客,须持有启程地乘机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或24小时内抗原快筛检验报告的措施。
中新网青岛10月17日电(王禹 张孝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16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2025国际版权论坛上表示,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重塑全球创意经济格局,中国在版权保护与创新实践中展现的活力,为世界提供了重要借鉴。
邓鸿森指出,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遗产与聚焦创新的科技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科技承载文化,文化启迪科技”的融合理念,与在中国山东诞生的儒家与墨家文化的精神高度契合。他以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为例,强调其借助雕版印刷技术跨越千年流传,如今又在影视、游戏等领域焕发新生,印证了技术对文化传播的关键赋能作用。
在数字技术驱动创意经济崛起的当下,中国的实践尤为亮眼。邓鸿森介绍,2023年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为9.3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GDP的比重为7.44%;2024年中国著作权登记总量突破千万件,同比增长19.13%。《黑神话:悟空》将《西游记》经典IP与实景扫描、动作捕捉等尖端技术结合,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标杆。
邓鸿森特别提到,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其模式已传播至全球,推动全球娱乐消费格局转变。“中国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在全球收入节节攀升,剧集《苍兰诀》通过流媒体平台走向世界,这些案例证明数字革命正打破文化传播壁垒。”
邓鸿森认为,全球创意经济正呈现三大趋势:数字技术成为核心驱动力,创新地理格局向亚非拉地区扩展,经济增长从有形贸易转向无形资产。他引用孔子“温故而知新”“述而不作”的智慧,强调真正的创新需在传承中发展。“文化延绵千年,技术十年一变,唯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为全人类创造更大价值。”(完)
【编辑:惠小东】《报告(2022)》研究显示,虽然中国城市的国际传播依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内宣语言做外宣现象仍很普遍,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亟待建立;重量不重质,国际传播能效仍需提升;国际传播渠道和方式同质化严重,尚需拓展和创新……但发展趋势和现实变化让人欣喜: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主动走出去,通过对外交流活动和海外传播打造海外形象。。
- 今日热点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风采系列: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
- 晋中视窗--山西频道--人民网
- 意风区钟书阁8月亮相
- 南京银行杭州城西支行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 1月28日至30日海南最低气温或低于5℃
- 乙类乙管后首个春节,返乡路上知晓三个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