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中国这五年:开放升级诠释中国“广度”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度”量中国这五年:开放升级诠释中国“广度”

  中新社记者 尹倩芸

  “你好,中国!”拥有上亿粉丝的国际短视频网红“无语哥”卡比·拉梅(Khaby Lame)前不久开启首次中国之旅,收获广泛关注。

  如今,在TikTok等全球社交媒体上,“China Travel”(中国游)已成为热门标签,数以万计的帖子记录着海外博主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这种热度并非偶然。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普通外国游客来华也能“说走就走”。据官方统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已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

  一张签证,是中国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的缩影。

  人员往来更自由,货物流动也更高效。截至今年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和亚洲11个国家超100个城市。

2025年6月10日,随着75052次中欧班列从山东青岛胶州站开出,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王禹 摄

  日益密集的线路搭建起经贸往来的“黄金通道”。西班牙红酒、波兰苹果、泰国榴莲等亚欧国家特色产品“快跑”进中国民众生活;中国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日用小商品也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直抵各国。

  德国杜伊斯堡等节点城市因班列而兴,基础设施实现现代化升级,关联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班列沿线催生的新物流、商贸、产业园区,也为当地居民带来就业新选择。

  一趟列车,让沿线国家和地区加速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

  今年前8个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超4万家,保持两位数增速。这表明尽管全球跨境投资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减。

  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持续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全部“清零”,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还在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工作。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丰田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得益于市场准入放宽和营商环境优化,跨国企业“用脚投票”,持续加大在华投资。

  一份清单,不仅为外企带来新机遇,也为中国吸引外资注入新动力。

图为2024年2月的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区域。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年内,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封关运作,未来会构建起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等要素自由便利流动的制度环境。

  不仅是自由贸易港,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到众多自贸试验区形成“雁阵效应”,中国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既为全国范围内制度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扩大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累了经验。

  目前,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五大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生效后,全球经贸规模最大、涵盖人口最多的自贸区成形;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的全面完成,将双方合作推向新高度。

2023年6月25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开幕式在云南昆明举行。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服务贸易、投资负面清单以及标准合作、数字经济等新内容也成为中国新签署自贸协定的“标配”。观察认为,通过不断启动新自贸协定谈判以及高质量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一张网络,让中国“朋友圈”越拓越广,制度型开放脚步越走越实。

  五年间,中国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有分析指出,在逆全球化抬头之际,中国坚持开放姿态,对自身和世界都意义重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说,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既让来自各国的商品、服务、要素在中国大市场上有机融合,也与世界共享中国产品、资本和技术,驱动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增长。

  以开放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与各国分享机遇,互利共赢,站在下一个五年,中国的选择依然清晰坚定。(完)

【编辑:李岩】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wUNqvt"></kbd><del id="XVnOY"></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zz9LP"></b>
  • 中青漫评丨“五个一百”绘大美中国精彩画卷
  • 县区传真--安徽频道--人民网
  • 忠诚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市场公平秩序--福建频道--人民网
查看更多

《抓饭直播》

发布时间:2025-10-20 04:34:15 含羞四叶草实验研究所入口免费进入2023 来自湖南

唤醒“沉睡的生产力”&nbsp;浙江率先试点“专利免费用”  看着舞台上这样一位鞠躬尽瘁、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的总理,故乡的观众一次次红了眼圈,为之动容,也倍感自豪。  国台办日前宣布,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对金门酒厂等符合要求的63家台湾企业予以注册或更新注册信息。2月1日,大陆航空主管部门已通过《海峡两岸空运协议》联系渠道促请台湾方面恢复两岸直航航点,优先恢复广州、深圳、南京、无锡、杭州、宁波、武汉、福州、合肥、重庆、长沙、郑州、海口、西安、沈阳、哈尔滨等16个台胞反映较为集中的两岸直航航点。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04969
举报
热点推荐
  • 三年抗疫,中国价值彰显初心恒心

    2025-10-20 04:34:15

  • 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2025-10-20 04:34:15

  • 宋涛发表新年寄语:携手奋斗&nbsp;共创伟业

    2025-10-20 04:34:15

  • 9日北向资金净买入121亿元终结连续4日净卖出

    2025-10-20 04:34:15

  • 最高补助90%福建这五类困难群体可获医疗救助

    2025-10-20 04:34:15

  • 中国航天系列数字藏品即将开售光明艺品与您共筑航天梦

    2025-10-20 04:34:1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