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自然会让中国游客感受到温暖和欢乐、宾至如归,成为他们选择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各地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行动方案明确,探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城市治理数字底座,筑牢城市安全新防线,创新城市民生服务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助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到2027年年底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其中,行动方案细化了各部门落实举措,梳理9大类、32项具体任务。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 吴璟:此次行动方案的最大亮点在于可落地和系统化,针对过往重建设轻治理带来的问题,精细拆解为9大类32项具体任务,这种从目标到任务的系统规划,让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韧性城市改造的各个步骤都有章可循,此次的方案还重点突出了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间的协同治理、系统施策,让韧性城市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系统在遭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各类外部冲击与内部风险时,能够有效承受冲击压力、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恢复核心功能,并通过持续积累应对经验、完善治理机制、升级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的现代化城市。此次《行动方案》中将“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关注城市建设从“面子”到“里子”的深化。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当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平稳发展期,因此之前所积累的问题逐步显现,大量建筑进入“中老年”服役期,不少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退化,成为城市安全的薄弱环节。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 吴璟:此次方案进一步强调多领域协同共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融合为依托,未来有望打破不同领域间潜在的壁垒。在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联动等关键环节,各领域将借助先进技术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作业,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精准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行动方案》明确,要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并通过研究利用平台开展城市综合风险评估,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增强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此外,《行动方案》在推进车路协同设施建设、提高物流配送及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持续推进智慧停车等方面,也明确了工作内容。 【编辑:李岩】
今年以来,宁河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三年行动,依托优美环境和自然风光,着力建设蓟运河流域、潮白新河流域乡村振兴发展带,大力实施“千户试点、万户示范”民宿制造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 今日热点
- 冬奥遇上中国年云上春节共团圆——河北各地开展“网络中国节·春节”主题活动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移风易俗,这里的“白事”戏班人员转行了
- 吉林省网信办主任会议在长春召开
- 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2022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 江铃全新皮卡低伪谍照定位高端有“猛禽”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