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护航辽宁秋收 《夏晴子吴梦梦》 “铁路部门加强冷链货物组织,强化与海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行快速通关和转关模式,最大程度压缩货物通关时间。《夏晴子吴梦梦》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记者走进湖南、山东、江西等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感受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情,破解高标准农田里的“丰收密码”。
中新社辽宁铁岭10月17日电 (王涵 王鹏)辽宁17日迎来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给当地正在进行的秋收工作带来新挑战,同时凸显气象科技在助力农业生产方面的独特作用。
在铁岭市昌图县的农田里,一排排收割机在挂满霜花的玉米田间繁忙作业,抢抓秋收“黄金期”。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中华告诉记者,降温带来的霜冻将促进籽粒水分降低,有利于后续集中开展大面积机械化收割。他正依靠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安排收割进度。
当地气象部门构建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以卫星、无人机和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为支撑,为秋收工作精准“把脉”。
在昌图县的一处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摄像头记录着作物从青绿到金黄的全过程。铁岭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刘敏表示,该观测站配备有温湿度传感器、雨量桶、风速仪等设备,不仅可以监测农作物,还可监测土壤温湿度。
在盘锦市,种植户们的微信群里在秋收期间会实时收到气象部门发来的作业窗口期提示。盘锦千鹤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继明说:“我们公司自种的3000亩水稻已在14日全部收完。因为预报称17日前有雨和霜冻,我们就赶紧抢收。如按原计划收割,我们很可能会遭受损失。”
据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刘东明介绍,气象部门正持续升级今年7月上线试运行的“辽天惠农”小程序,旨在将基于位置的实时农田气象信息,转化为农户触手可得的科学生产依据。(完) 【编辑:胡寒笑】
在石城县,像赖尧海这样的“田管家”巡查人员有135人。
科幻还能帮助评估创新是否有价值。
196名遇难者为荷兰籍,其余是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等16国的公民。。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新华全媒+丨“硬科技+全要素”助力中国电影工业化腾飞
-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党建引领促振兴 “漕泾十条”谱新篇
- 湖南龙山:推行“三单五制”提升村级干部素能
- 共享军人荣光!海军陆战队某旅“荣誉礼包”送抵官兵家乡
- 贵州省各地抓社区党建促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 “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我们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