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迁入北京(当时的北平)。
18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革命圣地延安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讲述的抗战青年故事感人至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刘妮说,延安给我们的感动是鲜活的,新时代的青年要扛起担当,为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灯塔,成为进步青年向往的“光明之城”。
1937年1月21日,刚刚进驻延安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发出了一张油印四开的招生广告。这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战,抗大发出的第一张招生广告。上面写着:抗大是“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青年们可以随到随考,学习六个月就可以毕业奔赴抗日前线。
刘妮说,以窑洞、露天为教室,膝盖当课桌,抗大堪称人类历史上最简陋的大学,却拥有史上最豪华的师资团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亲自担任抗大教员,毛泽东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10万将才离开抗大走上抗日战场,很多学员为民族解放血洒疆场。
这份招生广告记录下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从延安发出的最嘹亮的历史号角,召唤着一批批年轻人奔赴同样的目的地——到延安去!
刘妮说:“‘抗大精神’不仅局限在课本上,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感染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新时代的青年要扛起担当,为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编辑:李岩】
为落实好中日两国领导人关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重要共识,促进中日友城交流与合作高质量发展,增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日友好协会举办以“友好城市共享未来”为主题的中日友城青少年线上“虚拟互访”系列活动。。
- 今日热点
- 美国校园又响枪声 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祈祷
- 扶贫剧:展现脱贫攻坚恢弘画卷
- 以科技引领空气进入AI时代,COLMO牵头发布全国首个AI家用中央空调团标
- 乡村振兴在行动|安徽含山:写好“米”文章 禾下追梦忙
- 新疆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新华指数钢“财”说:库存持续累增,钢价不宜追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