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及中日韩政产研人士赴浙江 共探人工智能新发展

  中新网杭州10月20日电(奚金燕)“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此行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浙江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将所见所闻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学生,一起推动越南数字经济的发展。”20日,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副校长刘文决在受访时如是说。

  10月20日,东盟—中日韩(10+3)数字经济研修班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数字经济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开幕。

研修班开幕式。主办方 供图

  本届研修班共有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东帝汶等国家的近50名学员参加,涵盖政府、产业、高校和知识机构三个界别。

  据悉,研修班为期三周,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调研参访、论坛和交流分享等形式,深化东盟各国与中国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互学互鉴,共同抓住亚洲的数智化浪潮和机遇,促进合作和共同发展。

  2022年11月11日,在柬埔寨金边出席第25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时,中方提出未来3年为东盟国家培训1000名数字人才。浙江大学已于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研修班,共培养学员近200名。研修班成果被纳入中国—东盟数字经济部长会议机制和中国与东盟共建五大家园进展报告的成果清单。

  同时,浙江大学又把成果向中亚和东亚辐射,举办中国—中亚数字经济研修班、东盟—中日韩数字经济研修班等。受访学员认为,数字经济研修班帮助他们系统、全面地了解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些具有启发性和实践价值的经验能够促进本国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发展合作。

  据悉,本届研修班由浙江大学、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全球发展倡议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国际合作分会等协办,得到国家数据局、工信部的支持。

现场小组讨论。主办方 供图

  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贡森表示,研修班发挥浙江省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组织各方在中国数字经济的领先城市——杭州市和深圳市开展案例交流、跨国比较等知识交流和分享,有助于增进10+3机制下各成员国之间的彼此了解,研讨各方的合作需求、面临障碍、关切重点等,从而推进区域数智转型和治理合作。

  据悉,本届研修班聚焦人工智能,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物联网、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监管等,邀请来自海内外一流大学、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前沿产业的专家学者授课,并前往阿里云、腾讯、大华股份、杭州城市大脑、涂鸦智能、灵伴科技、杭州慧智人工智能等数智化先行企业与创新机构,实地考察数智赋能政府治理、产业智能化及绿色转型等案例。(完)

【编辑:惠小东】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kfhXR74"></kbd><del id="eAdaUKs"></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u6y4oB"></b>
  • 微视频|播下春天的希望
  • 安徽交控集团淮南处:构建“5+4+5”党建品牌创建体系&nbsp;探索新时代国企党建新模式
  • 特稿:小台胞家中升国旗过大年(图)——中红网
查看更多

《桃红色界污免费入口》

发布时间:2025-10-21 14:52:03 申鹤开襟18 来自湖南

都匀积极保供稳价着力守好群众“药盒子”  在机械工程学院,王晓勇同样展示了一张专业设置表。同年,成都还成功举办了世乒赛及成都国际马拉松赛。总监制丨李挺监制丨钱蔚王姗姗总制片人丨耿志民总编导丨马丽君编导丨赵迪摄像丨王萧宇肖泽群侯丕东董岩视觉导演丨李南星配音丨苏扬后期制作丨杨洲尹杰张潇吕守柱刘浦飞夏筱军李斌张彤刘雪锋白云飞李金凤赵紫燕余腾龙杨波毛卉刘霄李翔合作单位丨国家文物局(责编:卫嘉、白宇)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820661
举报
热点推荐
  • 浙江长兴县:用好群众路线法宝&nbsp;汇聚全体村民力量&nbsp;全面推行户主(村民)大会有效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

    2025-10-21 14:52:03

  • 中国城市国际传播优秀案例展示

    2025-10-21 14:52:03

  • 英媒:英国铁路工人投票支持罢工

    2025-10-21 14:52:03

  • 吉林省人社服务创新提升工程获殊荣

    2025-10-21 14:52:03

  • 去年商务运行总体实现稳中有进

    2025-10-21 14:52:03

  • 德国防长:“心在流血”,但不得不给

    2025-10-21 14:52:03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