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污应用在线观看 国务院部门网站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移民管理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入境管理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国家公务员局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地方政府网站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中国经济网中青在线五洲传播网千龙网北方网东方网南方网红网荆楚网东北新闻网华龙网长江网天山网地方新闻办网站吉林省新闻办上海市新闻办安徽省新闻办福建省新闻办江西省新闻办山东省新闻办广东省新闻办四川省新闻办贵州省新闻办西藏自治区新闻办陕西省新闻办青海省新闻办驻港澳机构网站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驻外使领馆网站驻奥地利使馆驻阿尔巴尼亚使馆驻阿尔及利亚使馆驻阿根廷使馆驻阿联酋使馆驻阿塞拜疆使馆驻埃塞俄比亚使馆驻爱尔兰使馆驻爱沙尼亚使馆驻安提瓜和巴布达使馆驻澳大利亚使馆驻巴巴多斯使馆驻巴布亚新几内亚使馆驻巴林使馆驻巴哈马使馆驻巴基斯坦使馆驻巴西使馆驻白俄罗斯使馆驻保加利亚使馆驻贝宁使馆驻比利时使馆驻冰岛使馆驻博茨瓦纳使馆驻波兰使馆驻朝鲜使馆驻丹麦使馆驻德国使馆驻多米尼克使馆驻厄瓜多尔使馆驻俄罗斯使馆驻法国使馆驻菲律宾使馆驻斐济使馆驻芬兰使馆驻刚果共和国使馆驻刚果民主共和国使馆驻格鲁吉亚使馆驻格林纳达使馆驻哥斯达黎加使馆驻哥伦比亚使馆驻圭亚那使馆驻哈萨克斯坦使馆驻韩国使馆驻荷兰使馆驻几内亚使馆驻几内亚比绍使馆驻加拿大使馆驻柬埔寨使馆驻加纳使馆驻吉布提使馆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驻捷克使馆驻津巴布韦使馆驻卡塔尔使馆驻科威特使馆驻克罗地亚使馆驻肯尼亚使馆驻卢旺达使馆驻拉脱维亚使馆驻莱索托使馆驻黎巴嫩使馆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驻利比里亚使馆驻利比亚使馆驻卢森堡使馆驻罗马尼亚使馆驻马达加斯加使馆驻马耳他使馆驻马拉维使馆驻马来西亚使馆驻马里使馆驻马其顿使馆驻毛里求斯使馆驻毛里塔尼亚使馆驻美国使馆驻蒙古使馆驻孟加拉使馆驻秘鲁使馆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使馆驻缅甸大使馆驻摩尔多瓦使馆驻摩洛哥大使馆驻墨西哥大使馆驻纳米比亚使馆驻南非大使馆驻尼泊尔大使馆驻尼日利亚使馆驻挪威大使馆驻葡萄牙大使馆驻日本大使馆驻瑞典大使馆驻瑞士大使馆驻沙特大使馆驻塞尔维亚使馆驻塞拉利昂使馆驻塞浦路斯使馆驻塞舌尔大使馆中央企业网站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旅游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盐业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宣传文化单位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人民日报社新华网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国外文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记协中国出版集团。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多极世界中的“和合共生”之道
——专访俄罗斯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外交学院原副校长奥列格·伊万诺夫
作者 裴心语 汪泓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日前在北京举办,与会嘉宾共议和合共生的相处之道。在日益多极化的今天,如何构建更稳定、可持续的国际秩序?俄罗斯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外交学院原副校长奥列格·伊万诺夫(Oleg P. Ivanov)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指出,超越传统“力量均衡”思维,融合“以人为本”的安全观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
视频:【东西问】奥列格·伊万诺夫:人文交流是维系俄中关系韧性的“非政治”纽带来源:中国新闻网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看待“以人为本”与传统以“国家为中心”的安全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当今全球治理中,二者能否调和?
奥列格·伊万诺夫:“以人为本”意味着安全的核心对象是“人”,将安全的定义从国家延伸至个体。在这一框架中,包括“妇女安全”等更具体内容,不仅等同于物理安全,更强调人的整体福祉,包括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安全保障。这个概念已被许多国家视为“国家安全”之外的另一种维度。
在西方学界,“以人为本”的安全观被视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强调提升个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通过制度性保障来确保个人安全、身体健康与基本权利。这不仅依赖政府,也与私营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有关。
因此,“以人为本”不是一个政治口号或外交修辞,也不应被误解为某种意识形态的推广工具。相反,许多国家实际上已将这一理念作为应对国内外安全挑战的重要手段。
今天的全球安全议题非常复杂,传统的“力量均衡”理论已不足以解释当下国际社会的安全现实。但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正在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将传统的国家安全观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以实现更稳定、可持续的安全秩序。
从不同的历史与现实经验来看,各国在推进“以人为本”的安全概念时,会受到其政治体制、国家认同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这些理念的差异性,体现了国家利益与全球安全之间的张力与互动。
2025年10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以“和合共生:全球发展的基础与秩序”为主题。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中新社记者:俄罗斯作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在文化融合上拥有丰富历史经验。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您如何看待“和合共生”?
奥列格·伊万诺夫: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趋势是向多极化转型,它包含地缘战略和文化多样性。这意味着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拥有其主权、身份、政治、民族和文化认同。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著作中,就将俄罗斯视为一个独特的文明。在当今的外交政策概念中,俄罗斯也被定义为一个独特的文明。事实上,我们既是欧洲的一部分,也是亚洲的一部分。俄罗斯的国徽是双头鹰,一只鹰头望向西方,另一只鹰头则望向东方。
我们具有这种特殊性,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俄罗斯内部,有非常多的族群、民族,这种多样性并未消失,我们设法实现了不同民族、宗教的共存。但要意识到,达成和谐是一个非线性的、漫长的过程。不仅没有终点,且随时可能改变。
2025年10月17日,奥列格·伊万诺夫参加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并参与发言讨论。汪泓 摄中新社记者:基于您对中俄关系的观察,什么才是维系两国关系韧性与和谐重要的“非政治”因素?
奥列格·伊万诺夫:俄罗斯和中国在几个世纪前就开始交往、互动,在人文交流合作方面拥有经验。2024年—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在俄罗斯红场及附近区域都有庆祝中国年的装饰,举办了丰富的活动,展示出精彩的中国文化。中国菜也对俄罗斯人很有吸引力。
两国在教育方面的合作空间巨大。俄罗斯学生们争取学习中文的机会,想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了能安排的名额。如今在莫斯科也有很多中国学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政策制定者也在尽力促进这种合作。中国近期提出的对俄试行免签政策,在俄罗斯得到热情响应。现在,俄中游客可免签前往对方国家。
这足以证明,人文交流能为两国关系提供帮助,应齐头并进。我认为,俄中未来有良好的前景。
2025年6月14日,“感知吉林・青春同行”2025中俄青少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长春启动。图为俄罗斯青少年展示京剧脸谱。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中新社记者:如何看待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对促进全球发展的作用?
奥列格·伊万诺夫:“一带一路”倡议,我认为可与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相结合。还有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同样是未来全球治理和俄中关系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俄罗斯方面也提出了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它旨在基于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创建一个稳定、繁荣的空间。
此类协议,都旨在达成协调,相互补充。这是一个宏大的概念,仍需思考如何找到适当的机制和工具来实现。开启如通州·全球发展论坛这样的对话,将为开展深入学术思考铺平道路。
中新社记者:展望未来,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策略以确保全球治理以人为本?
奥列格·伊万诺夫:首先,从讨论开始、从对话开始,让所有感兴趣的国家、组织、人民参与进来。西方国家并不总是欢迎来自非西方世界的倡议,但我认为有足够多感兴趣的国家和人民愿意参与讨论。
其次,可将双边讨论拓展到多边层面,再提升到如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组织层面,也可将相关议题提交联合国,传递给非洲或拉丁美洲国家。在对其有更好的理解和深入的洞察后,再思考机制问题。细节决定成败,应该思考如何在共存的氛围中以和谐的方式实现这些项目。(完)
受访者简介:
奥列格·伊万诺夫。汪泓 摄奥列格·伊万诺夫(Oleg P. Ivanov),俄罗斯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外交学院原副校长。曾在维也纳的欧安组织秘书处工作,主要研究欧洲-大西洋安全和俄美关系。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