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延安给我们的感动是鲜活的 《兰州老肥熟》”夏婷说,除传统节日外,他们正计划打造汉服节、游园会等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兰州老肥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18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革命圣地延安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讲述的抗战青年故事感人至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刘妮说,延安给我们的感动是鲜活的,新时代的青年要扛起担当,为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灯塔,成为进步青年向往的“光明之城”。
1937年1月21日,刚刚进驻延安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发出了一张油印四开的招生广告。这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战,抗大发出的第一张招生广告。上面写着:抗大是“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青年们可以随到随考,学习六个月就可以毕业奔赴抗日前线。
刘妮说,以窑洞、露天为教室,膝盖当课桌,抗大堪称人类历史上最简陋的大学,却拥有史上最豪华的师资团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亲自担任抗大教员,毛泽东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10万将才离开抗大走上抗日战场,很多学员为民族解放血洒疆场。
这份招生广告记录下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从延安发出的最嘹亮的历史号角,召唤着一批批年轻人奔赴同样的目的地——到延安去!
刘妮说:“‘抗大精神’不仅局限在课本上,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感染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新时代的青年要扛起担当,为民族复兴接续奋斗。” 【编辑:李岩】
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他说:科幻小说让我们了解各种各样的世界,这是一种训练,可以让我们思考真正的变化。
2月8日报道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2月6日发表题为《中国的重新开放,美国的挑战》的文章,作者是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东南亚项目主任苏珊娜·巴顿。。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文旅山西奋进融合——黄河新闻网
- 开学了,还没“阳”的孩子怎么办?
- 中央编办集中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br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南铁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 国际大体联发布3D动画片为成都大运会造势
- 半数地块溢价成交北京第五批集中供地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