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携手WFEO:合作步入共筑全球工程能力新格局关键阶段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全球工程界盛会——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全体大会近日在中国上海顺利举办,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工程界代表汇聚一堂,聚焦“工程塑造绿色未来”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工程技术应对气候变化,驱动经济绿色增长,加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

  作为由中国科协统筹组织的2025年“开放合作月”活动重要内容之一,本次大会不仅是中国工程界与国际同行深度对话的平台,更标志着中国科协与WFEO的合作步入共筑全球工程能力新格局的关键阶段。

2025年WFEO全体大会海报。中国科协 供图

  据中国科协介绍,1981年,中国科协代表中国加入WFEO,在国际工程技术发展中开启新的“蓝图”。近年来,中国科协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从最初的积极参与者,成长为全球工程治理的重要引领者。

  2019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WFEO全体大会上,该组织成立50年以来首次由中国科学家任主席,表明中国科技进步以及中国对世界科技发展所作的贡献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工程能力和影响力的肯定。

  从参与到引领,中国科协在WFEO中的角色转变不仅体现在推动全球工程科技进步、应对环境挑战、促进经济绿色增长等方面,更在于为中国工程界搭建走向世界的桥梁,同时也为全球工程组织提供了解中国工程实践与创新成果的窗口。

  在早期合作中,中国科协积极支持中国专家参与WFEO各项工作,积极参与WFEO执委会、各专委会会议,在组织治理、会员发展、未来议程设置等重要议题上建言献策,展现中国在国际工程组织治理中的专业能力与积极态度,为中国工程界融入全球工程治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2015-2023年,中国科协承办WFEO创新技术专委会,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与推广,组织和参与世界智能大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WFEO活动,发起成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组,有效推动工程科技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

  2019年,WFEO会同近200个工程组织,并由中国和非、亚、欧、美等40多个国家共同提出议案,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3月4日设立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工程日”。

  2023年,中国科协主持成立WFEO工程与环境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上海交通大学,为全球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科协表示,当前,快速发展的以人工智能为重要标志的数字技术,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希望,也带来扩大数字鸿沟和发展差距的风险。因此,增强工程师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工程师掌握运用数字技术加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和未来工程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2025年WFEO全体大会的一场专家报告会场。中国科协 供图

  近期,中国科协与WFEO共同发起以“人工智能+各工程专业”为特色的非洲工程能力计划项目,并纳入联合国“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十年”框架。中国科协愿在培养工程人才、应对共同挑战、推进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非洲的实现进程。面向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工程事业迈上新台阶。

  围绕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信息通信和韧性城市等专题,2025年WFEO全体大会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全球工程合作网络,倡导国际工程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促进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工程治理体系。

  中国科协透露,在拓展工程科技国际合作网络方面,将与WFEO加强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工程交流与合作,并结合“金砖+”、“南南合作”等机制,与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等组织密切协作,推动中国工程技术经验“走出去”。(完)

【编辑:刘欢】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TRUxL"></kbd><del id="tg3cxR"></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aV9Vo"></b>
  • 闵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助力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建设
  • We唠嗑|家门口的新变化!打卡科技感“口袋公园”
  •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戚怀民决定逮捕
查看更多

《精品999免费网站》

发布时间:2025-10-21 17:24:11 美传媒春节回家相亲孟孟 来自湖南

山西大范围雨雪天气即将登场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当然有成功案例就有失败的情形。  制度,是攻坚克难的底气所在;制度,也是激发经济活力的坚实保障。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675281
举报
热点推荐
  • 【三面财经·心中有数】2023循环时尚行业趋势

    2025-10-21 17:24:11

  • 大雾黄色预警!山东江苏湖南江西等地有大雾

    2025-10-21 17:24:11

  • 局长开箱记丨张怀东:8、100、10、8700这组数据藏着成都市郫都区乡村振兴的密码

    2025-10-21 17:24:11

  • 身边事·反馈重庆忠县木坊村:被占良田复耕种粮

    2025-10-21 17:24:11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对消费品质量提升作出部署

    2025-10-21 17:24:11

  • 边看直播边下单,外卖格局被搅动?

    2025-10-21 17:24:1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