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及中日韩政产研人士赴浙江 共探人工智能新发展

  中新网杭州10月20日电(奚金燕)“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此行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浙江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将所见所闻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学生,一起推动越南数字经济的发展。”20日,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副校长刘文决在受访时如是说。

  10月20日,东盟—中日韩(10+3)数字经济研修班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数字经济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开幕。

研修班开幕式。主办方 供图

  本届研修班共有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东帝汶等国家的近50名学员参加,涵盖政府、产业、高校和知识机构三个界别。

  据悉,研修班为期三周,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调研参访、论坛和交流分享等形式,深化东盟各国与中国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互学互鉴,共同抓住亚洲的数智化浪潮和机遇,促进合作和共同发展。

  2022年11月11日,在柬埔寨金边出席第25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时,中方提出未来3年为东盟国家培训1000名数字人才。浙江大学已于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研修班,共培养学员近200名。研修班成果被纳入中国—东盟数字经济部长会议机制和中国与东盟共建五大家园进展报告的成果清单。

  同时,浙江大学又把成果向中亚和东亚辐射,举办中国—中亚数字经济研修班、东盟—中日韩数字经济研修班等。受访学员认为,数字经济研修班帮助他们系统、全面地了解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些具有启发性和实践价值的经验能够促进本国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发展合作。

  据悉,本届研修班由浙江大学、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全球发展倡议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国际合作分会等协办,得到国家数据局、工信部的支持。

现场小组讨论。主办方 供图

  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贡森表示,研修班发挥浙江省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组织各方在中国数字经济的领先城市——杭州市和深圳市开展案例交流、跨国比较等知识交流和分享,有助于增进10+3机制下各成员国之间的彼此了解,研讨各方的合作需求、面临障碍、关切重点等,从而推进区域数智转型和治理合作。

  据悉,本届研修班聚焦人工智能,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物联网、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监管等,邀请来自海内外一流大学、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前沿产业的专家学者授课,并前往阿里云、腾讯、大华股份、杭州城市大脑、涂鸦智能、灵伴科技、杭州慧智人工智能等数智化先行企业与创新机构,实地考察数智赋能政府治理、产业智能化及绿色转型等案例。(完)

【编辑:惠小东】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Oc54sDqD"></kbd><del id="qgX0UhFY"></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kXeOn"></b>
  • 首都教师群像:平凡岗位上传递教育温度和正能量
  • 冬游西藏渐升温高原笑迎八方客
  • 韩美空军举行第五代战机联合演习
查看更多

《曰韩无 码‘》

发布时间:2025-10-22 04:42:15 夜月app直播下载免费版下载 来自湖南

2023年2月20日起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  “随时都准备好了!”台湾雄狮旅游董事总经理黄信川日前表示,两岸若能复航,对岛内旅游业者而言将是疫情过后的一针“强心剂”。近年来,中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成为知名品牌,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名牌,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媒体发挥了中国品牌展示之窗的重要作用。  “我们团应邀参加市民开放日很多次了,每一次都觉得激情澎湃,团员们都以在艺术中心演出为荣。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474259
举报
热点推荐
  • 农行67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林芝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10-22 04:42:15

  • 【新春走基层】奋斗新生活&nbsp;年货喜迎春

    2025-10-22 04:42:15

  • 人民网三评“网售处方药”之三:监管鼓励并举,满足美好期待

    2025-10-22 04:42:15

  • 黑龙江省鹤岗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姜永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5-10-22 04:42:15

  •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简介

    2025-10-22 04:42:15

  • 第78集团军紧盯实战检验部队运输投送能力

    2025-10-22 04:42:1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