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蜜桃果冻

2025-10-21 03:19: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着力构建“三大体系” 河南如何提升洪涝灾害风险防控能力? 《麻豆蜜桃果冻》  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国新办9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最高人民法院、科技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奋力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麻豆蜜桃果冻》

德国住房、城市发展和建设部长克拉拉·盖维茨承认:我估计2022年和2023年达不到这个数字。

  中新网郑州10月17日电 (记者 刘鹏)针对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洪涝灾害风险日趋加大,以及今年入秋以来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和阴雨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的情况,中部省份河南在洪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1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通报。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刘鹏 摄

  “洪涝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任汝成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有效防范应对洪涝灾情,河南省水利厅着力构建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系统提升洪涝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努力增强应对极端暴雨洪水的韧性。

  “首先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任汝成介绍,近年来,河南快速推进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形成了由2540座水库、1.67万公里5级及以上河道堤防、14处蓄滞洪区等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河南持续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优化气象水文监测站网布局,加快构建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目前已建设应用8部水利测雨雷达,设立各类水文监测站8266处,在重要防洪区域布设了982处北斗卫星双信道测站。建立了覆盖全省12个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的78个县(市、区)、748个乡镇、8299个村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增强雨水情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提升短临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已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系统可靠的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此外,河南不断健全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每年汛前向社会公示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水闸、南水北调和淤地坝等近10万名防汛责任人名单,持续优化完善水库、河道、蓄滞洪区、山洪灾害防御等各类防洪预案,完善重大水旱灾害调度指挥工作机制,增强极端暴雨、特大洪水、重特大险情灾情的应对处置能力。

  任汝成介绍,今年入秋以来,河南省降水异常偏多,全省平均降水量和阴雨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降水过程频繁、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9月1日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322.2毫米,较多年同期偏多近2倍。近日,受持续降雨影响,黄河支流渭河、伊洛河、沁河出现明显涨水过程,黄河形成了2025年第1号洪水。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河南于10月12日22时起,对三门峡市、洛阳市、济源示范区启动水旱灾害防御(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根据防汛工作需要,组织全省水利系统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强化会商研判和应急值守,科学精准实施水工程防洪调度,派出工作组赴一线指导市县加强河道应急清障和堤防巡查防守,切实抓好水工程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全力防御秋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

【编辑:胡寒笑】
一张张神采飞扬的青春笑脸,描绘的正是青春中国最美的模样!监制:王丕屹主编:牛 宁校审:毛 莉文案:栾雨石后期:陆宁远配音:牛 宁【“奋进中国的青春力量”系列短视频】责编:吴正丹、毛莉
面对群众的现实需求,既要拿出雷厉风行的行动力,也要细心耐心倾听诉求、化解矛盾。

“六个必须坚持”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主体、发展基点、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发展图景以及发展战略等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既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脉相承,又体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层面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指引。。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