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登峰介绍,近3年来审理民事案件万余件,其中审理专利案件1708件,依法审理涉及三一汽车专利技术等高新技术案件,加强核心技术和前沿领域技术成果保护;审理商标案件3982件,对多件中外商标给予驰名商标保护,制裁假冒商标、恶意抢注、搭车模仿等商标侵权行为,推动品牌战略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中新网上海10月20日电 (谢梦圆)20日,记者从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海上交通安全”论坛上获悉,在全球航运业加快绿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绿色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已初步建成,中国在推动航运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当天,中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徐伟在论坛上表示,作为国际航运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中国深度参与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温室气体谈判、航运碳减排政策制定,持续推动构建更安全、环保、高效的全球航运体系;深入推进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将LNG(液化天然气)、甲醇、氢、氨、电池等清洁能源纳入船舶检验体系,持续完善技术规范。
近年来,中国主动对标国际海事组织(IMO)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系统推进船舶绿色技术标准化建设,先后发布15部涉及绿色技术的船舶技术规范和7部实施指南,形成覆盖绿色能源应用、能效提升与生态保护的技术规范体系,为航运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系统支撑。
在绿色能源方面,中国LNG船舶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全国600余艘LNG船舶实现安全营运;电动船舶数量突破500艘,氢燃料电池、换电技术船舶实现示范运行;醇燃料、氨燃料等新型动力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中国船舶装上“绿色心脏”。
在能效提升方面,能效设计指数(EEDI)已在干散货船、液货船和集装箱船三大运输船型中全面实施,每年约1500艘船舶完成能效设计优化;风力转子、硬质翼面帆、空气润滑系统等节能技术加速推广,让船舶“御风而行”。
在生态保护方面,脱硫装置、VOCs净化系统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碳捕集装置、压载水管理系统构建起船上“循环—再生”的生态体系,为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保障。
目前,核能、生物燃料等前沿绿色技术也被纳入规划布局,中国绿色船舶和海上设施技术规范体系的蓝图正在持续完善。(完)
【编辑:曹子健】参加演习的飞机和直升机共142架,其中100架来自美军,包括4架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
- 今日热点
- 共创澳门美好明天——2023年新春献词
- 文艺星开讲丨范伟聊《长安道》找到人物的“根”我才敢演
- 元宵节团圆,乡亲们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感人一幕 十堰男子被拐27年后终与家人团聚
- 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稳定器”
- 马鞍山市三大诚信榜单出炉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马鞍山新闻要闻
- 飞凡R719.95万元起,20万内极享高阶智驾“非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