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月壤发现罕见陨石撞击残留 刷新太阳系物质迁移理论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月壤样本研究再获一项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2克月球背面样品的细致分析,最新识别出罕见的来自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

  科学家们表示,此次研究系统建立起识别地外样品中陨石物质的方法,研究成果不仅刷新了太阳系物质迁移理论,也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本项研究的CI型陨石穿越太阳系想象图(图片由AI生成)。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 供图

  这一重要月球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北京时间10月21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锦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陈志铭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义刚院士、林莽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科研团队介绍说,陨石被誉为“太阳系的信使”,是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由于地球大气层和地质活动的影响,绝大多数陨石难以完好保存,尤其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在地球陨石记录中占比不足1%。月球因缺乏大气和地质活动,因此成为保存陨石撞击痕迹的“天然档案馆”。

本项研究在嫦娥六号月壤中识别出的撞击体残留物碎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的岩相学分析以及橄榄石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识别出来自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他们认为,这些残留物碎片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母体撞击月球表面,发生熔融后快速冷却结晶的产物。

  CI型陨石是碳质陨石类型之一,其母体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外太阳系,具有富水与有机质等挥发性成分特征。进一步统计表明,此类陨石在月球表面的比例远高于地球,说明碳质陨石对地月系统的撞击贡献可能被严重低估。

本项研究的撞击体残留物中橄榄石氧同位素组成与其他陨石端元对比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 供图

  科研团队表示,本项研究不仅表明小行星带物质可以向内太阳系迁移,还对解释月球表面水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提出,此前在月球样品中检测到的具有正氧同位素特征的水,很可能来自CI型陨石的撞击贡献。(完)

【编辑:史词】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FMZuBda"></kbd><del id="SlwwMP"></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IhGEGrE9"></b>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半月谈网
  • 中青漫评丨慢火车满载温情向幸福出发
  • “记录美好生活发现万盛之美”全国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查看更多

《日批网站》

发布时间:2025-10-21 20:18:40 香蕉testflight测试码 来自湖南

太湖佳绝处最美在滨湖--江苏频道--人民网一、碳中和实现路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后,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对达峰时间、峰值年份排放量、达峰以后的排放变化路径等问题开展了研究,总体上大家认为2030年达峰是可能的,但对于中国碳排放判断尚存在分歧,因为时间久,不确定性较大,大部分研究认为,205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预计在25亿-50亿吨,2060年碳排放量在20亿吨左右。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  修正草案有助于调动企业和资本市场动力  通过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钺锋发现,我国营收规模在3000万元以下的种子企业占比达65%,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内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只占其销售额的1%左右,而行业内领先的跨国公司,其研发投入一般占到销售收入的10%左右。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7359206
举报
热点推荐
  • 安徽固镇:秸秆制糖变废为宝

    2025-10-21 20:18:40

  • 美丽中国丨夕照坝陵河大桥

    2025-10-21 20:18:40

  • 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贵州频道--人民网

    2025-10-21 20:18:40

  • 【新学期再出发】喜迎新学期上好开学第一课

    2025-10-21 20:18:40

  • 全球热消息:全国港口2022年10强出炉: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唐山港、青岛港排名上升

    2025-10-21 20:18:40

  • 新春灯会扮靓节日夜空

    2025-10-21 20:18:40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