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曾玥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项活动成功举行。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合作“逆势而上”,亮点纷呈。中方如何看待中国东盟合作?对当前中国东盟关系有何评价?
郭嘉昆: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相近、理念相通、利益相融,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为亚洲和世界发展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东盟高层往来频密,政治互信巩固深化,融合发展的势头不断增强。双方高度重视发展战略对接,制定《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双方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强化产供链融合与韧性,今年年内将正式签署自贸区3.0升级议定书,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动能。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平稳运行,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方兴未艾,创新驱动发展开辟新前景。
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活动蓬勃开展,教育、青少年、智库、媒体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国推出“东盟签证”,同新、泰、马三国全面互免签证,与文莱互予对方公民免签待遇。走亲戚般的往来,让心相通更加紧密。
中国东盟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以“东盟方式”解决好东盟内部问题。我们致力于同南海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与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深化海上务实合作,共同建设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国际风云越是变幻,越要把稳合作之舵,同筑共赢之路。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完) 【编辑:田博群】
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企业未来台湾大学生人口总体将呈减少趋势,可能导致生产力降低,影响产业创新及竞争力。责编:李萌、刘凌(本文原载《中华魂》杂志2017年第2期)
95人支持
中建四局五公司云南分公司:“红盾行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入融合
2025-10-22 19:19:54
外交部发言人:美方应树立客观理性对华认知
疫情求助建议通道 做好新冠治疗药物储备,您有哪些好建议?
【冬天里的世界杯】斗牛士再现金童西班牙掀进球狂潮
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福建福州市台江区鳌峰街道:以党建“温度”助燃楼宇发展“热度”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