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由于山上信号差,老李只能下山挨家挨户通知大家来买新鲜猪肉。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1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今年1月至9月,各地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3.5万件,同比上升59.73%。
在此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让中外当事人切身感到中国司法的公正、高效,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今年前9个月,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3225.7万件(刑事案件117.9万件,民商事案件2117.4万件,行政案件57.4万件,执行案件854.5万件)。
具体来看,全国法院受理刑事一审案件80.4万件,同比下降11.61%;判处生效被告人104.8万人,同比下降10.22%;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刑罚的罪犯7.7万人,同比下降4.86%。
数据还显示,各地法院受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犯罪一审案件672件,同比上升63.11%;受理诈骗犯罪一审案件7.1万件,同比上升7.8%。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办案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紧密追踪“黑灰产市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猎取、梳理、分析公民个人信息,甚至形成专门数据服务商,为下游犯罪提供定制化“原料”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开盒”助推网暴升级,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发现,“开盒”行为人通过“社工库”(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收集公民个人信息而搭建的数据库)等非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并散布引导网民攻击骚扰,对社会、个人及网络生态均造成严重危害。
最高检表示,检察机关将不断强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严查公民个人信息数据泄露源头,加强行刑双向衔接,全链条打击黑灰产业链”。(完) 【编辑:于晓艳】
2013年,FIDO(线上快速身份验证)联盟成立,该联盟一直致力于推动身份识别标准,以克服密码的局限性。。
- 今日热点
- 译名趣谈近日访华的德国总理,”朔尔茨“还是”舒尔茨“?
- 甘肃政采引“活水”政银合作助小微
- 云商会赋能增效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备孕期间能不能养宠物?需要注意什么
- 贵州高校谱写出一幅幅赋能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 连小敏出席2022年“京津冀侨法宣传月暨首都侨界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