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20:14:32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刘天霖

参考消息网2025-10-22号报道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月壤样本研究再获一项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2克月球背面样品的细致分析,最新识别出罕见的来自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

  科学家们表示,此次研究系统建立起识别地外样品中陨石物质的方法,研究成果不仅刷新了太阳系物质迁移理论,也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本项研究的CI型陨石穿越太阳系想象图(图片由AI生成)。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 供图

  这一重要月球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北京时间10月21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锦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陈志铭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义刚院士、林莽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科研团队介绍说,陨石被誉为“太阳系的信使”,是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由于地球大气层和地质活动的影响,绝大多数陨石难以完好保存,尤其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在地球陨石记录中占比不足1%。月球因缺乏大气和地质活动,因此成为保存陨石撞击痕迹的“天然档案馆”。

本项研究在嫦娥六号月壤中识别出的撞击体残留物碎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的岩相学分析以及橄榄石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识别出来自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他们认为,这些残留物碎片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母体撞击月球表面,发生熔融后快速冷却结晶的产物。

  CI型陨石是碳质陨石类型之一,其母体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外太阳系,具有富水与有机质等挥发性成分特征。进一步统计表明,此类陨石在月球表面的比例远高于地球,说明碳质陨石对地月系统的撞击贡献可能被严重低估。

本项研究的撞击体残留物中橄榄石氧同位素组成与其他陨石端元对比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 供图

  科研团队表示,本项研究不仅表明小行星带物质可以向内太阳系迁移,还对解释月球表面水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提出,此前在月球样品中检测到的具有正氧同位素特征的水,很可能来自CI型陨石的撞击贡献。(完)

【编辑:史词】

凡注明“来源:头条新闻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更多新闻

海外网评:“打卡作秀”难解美国边境移民危机

千里翔田全部作品下载2025-10-22

全文!新疆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50条措施

双人床上打扑克又痛又叫软件2025-10-22

电力点亮校园 春暖开学季

菠萝蜜菠萝蜜菠萝蜜国际一区麻豆66楼2025-10-22

【成语漫话世界】失道寡助

九一制片麻豆寻丫丫2025-10-22

时人语录 “恐高”的登山家

成人九草2025-10-22

立春丨万物随春醒,美好皆可期

你不要插进来我是你妈妈2025-10-22

太深了吧唧吧唧吧唧吧唧吧2025-10-22

辽宁明确8项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人民政协网

快猫麻豆天美果冻星空传媒2025-10-22

山东淄博警方侦破特大网络赌博案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