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现场协商,现阶段先暂停修建都市枫林小区入口改建路面,待住建局研究业主提出的抬高靠近小区路面诉求,让车辆可以从主路进入到小区的方案是否能实施后再做相关协商工作。
从世界视野看,中国式现代化至少破解了两个“不可能”难题。
——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新时代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这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造。
——用8年时间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致力于让14亿多人口一起迈向现代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这两个“前所未有”具有世界意义,深刻表明“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
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中国为什么行?
领航掌舵。既从战略上统筹谋划,又在战术上精准发力。202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被誉为“宏观调控的一次里程碑式出手”。“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一仗一仗地打、一关一关地闯,中国式现代化步伐坚实。
思想引领。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深入阐述新发展理念、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正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党始终把握发展规律、掌握了历史主动。
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新时代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蕴含着生动而深刻的答案。 【编辑:惠小东】
IPEF最具前景的要素似乎是由美国商务部牵头的,尤其是在供应链弹性以及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基础设施方面。。
- 今日热点
- 假期返乡大学生公益服务日趋多元化——人民政协网
- 对话《长津湖》主创:用感动与热血展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 重温习近平的“红色足迹” 这些话深入人心
- 苏州工业园区:当好中新科技合作“探路者”
- 纵论天下崔洪建:中欧关系虽承受压力,但仍有强大韧性
- 赓续红色血脉 发扬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