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将邀请台胞出席
2025-10-22 19:54:06
来源: 央视网
人工智能朗读: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将邀请台胞出席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福利直播下载地址你懂的 近期最火热的话题无疑是从科技圈的讨论到全社会的议题这项被不少行业专家认为具有颠覆性的技术自然也会对体育产生影响作为展示科技发展成果的一个“橱窗”体育可以说是最早让人类看到人工智能巨大潜力的领域之一这里不得不先提到棋类运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与尚处AI发展前期的“深蓝”“更深的蓝”两款超级计算机展开鏖战取得一胜一负配合当时一系列人工智能科幻电影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接下来的故事人们就更熟悉了算力达“深蓝”数万倍的“阿尔法狗”(AlphaGo)围棋人工智能在与李世石、柯洁两位围棋界标志性人物的对弈中均取得完胜“阿尔法狗”将围棋带入了新的发展纪元引发了一系列围棋人工智能的问世与迭代如今在国内外围棋网站上“人机大战”的质量颇高爱好者还能借助AI分析胜负从而提升棋力事实上人工智能早已渗透到体育的各个方面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机器人竞技格斗等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这一交叉领域的实体化呈现在电竞领域一款人工智能于2018年就已经在《刀塔2》的“五对五团战”中战胜了人类玩家这表明人工智能不仅单兵能力强组队协作也有了重大进展在体育消费与运动健身方面人工智能的渗透度就更高了从兼具娱乐与健身功能的各类体感游戏到“网红”产品智能健身镜再到手机上林林总总纠正动作、分析效果的健身应用都多少带着人工智能元素在人工智能助力体育方面中国在软硬件上都没有掉队不仅“绝艺”等围棋人工智能的水平处于国际前列一些“小而美”的探索也给人惊喜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个“极客”团队开发出一个分析举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人工智能创意项目《夺冠》不仅帮助陕西队备战全运会还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出中国大学生在AI助力体育训练方面的创造力基于体育高度的公开性与竞争性有大量科研力量以此为突破口进而推广到更多行业这让AI对体育圈的深刻影响成为科技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一个缩影面对更多元更高阶的需求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持续拓展它对体育圈的影响持续加深而这些年也出现了选手在个别项目的比赛中借助人工智能作弊的情况无论竞技体育还是日常运动如何更合理合规地使用人工智能让科技向上、向美、向善地服务于人类将是在发展中需要持续关注的课题文案:郑昕编辑:高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张晓曦 黄欣欣)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将于10月25日前后举行,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2日介绍,纪念大会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大会前后还将组织参访交流活动。

  当日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纪念大会是否邀请台湾嘉宾出席?朱凤莲作上述回应。

  朱凤莲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值得两岸同胞共同纪念。举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是为了团结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铭记抗战历史,缅怀抗日先烈,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胜利成果,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有记者关注到,台陆委会称禁止公职人员参加大陆庆祝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并要求学校教职人员、各政党、法人、人民团体或有关人士遵守规范,切勿参加由大陆主导或呼应大陆主张的活动。

  对此,朱凤莲表示,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共同荣耀。今年以来,两岸同胞和各界有识之士秉持民族大义和正确史观,在两岸多地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活动,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与大陆同胞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共享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自豪和尊严。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歪曲否认抗战史实和抗战胜利成果,恐吓打压台湾同胞参与相关纪念活动,所作所为完全丧失民族立场,已经并将更加遭到台湾民众的反对和唾弃。

  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日前表示将于10月25日来北京,有记者询问发言人,陈之汉是否受邀参加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

  朱凤莲表示,北京是千年古都,也是国际化大都市。一首《北京欢迎你》,唱出了北京人欢迎八方来客体验浓郁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现代化都市活力的热情。为便利台湾同胞来往大陆,我们推出了一系列便利措施,比如台湾“首来族”申办台胞证免收证件费,没有办理台胞证的台胞可以在所有符合条件的口岸落地办理一次有效台胞证,现在台胞来大陆是可以“想来就来,说走就走”。

  她说,欢迎包括网红在内的广大台湾同胞来北京、来大陆各地走走看看,进行各种文化体验、科技体验、生活体验,谈交流、谈合作、谈未来,用各种方式发现大陆、了解大陆、喜欢大陆,与更多朋友分享见闻、分享机遇。(完) 【编辑:曹子健】

[编辑:葛雯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