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理论创新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
01 全球首台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专用观测设备正式启用
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外发布,由该天文台主导建设的全球首台太阳磁场精确测量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望远镜)近日已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启用。该望远镜填补了国际中红外太阳磁场观测的空白。
该望远镜采用了离轴光学系统设计,核心部件全面实现国产化,使我国天文仪器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AIMS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从建设阶段正式转入科学产出阶段,其观测数据将为我国太阳物理相关前沿研究及空间天气预报研究等提供重要支撑。
02 填补空白 “中国天眼”捕获新的毫秒级射电暴
近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探测到一种新的来源于恒星黑子区域磁场的毫秒级射电暴。
该成果填补了我们对太阳系外恒星小尺度磁场认知的空白,对于推动太阳系外的空间天气研究有重要意义。
03 将创下四个世界第一!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梁成功架设
17日,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首节钢梁成功架设。石沱长江大桥全面进入结合梁施工阶段,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石沱长江大桥正线长度1416.9米,是渝万高铁项目建设关键节点及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创下四个世界第一:
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合建双联塔;
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同层分幅主梁;
6#主塔高253米,是世界最高双联主塔;
主跨跨度608米,是世界最大公铁合建同层分幅混合梁斜拉桥。
渝万高铁建成通车后,重庆至万州的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出行。
04 突破关键节点 金沙江昌波水电站成功截流
18日,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金沙江上游昌波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作为国内在建规模最大的调压室群水电项目,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标志着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该水电站预计2028年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电站建成后平均每年可生产清洁电能超43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360万吨。
一项项大国工程传来捷报 一次次技术突破振奋人心 点赞中国智慧 期待未来更多惊喜! 【编辑:胡寒笑】持续加大宏观调控,汇聚合力—— 人民银行近日宣布,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财政部明确将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人社部等11部门联合部署2023年春风行动,预计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各项政策配合,努力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 今日热点
- 上海交通大学师生赴澳门讲述“时代精神”
- 江苏如皋:奋力在创新发展“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 税费服务不见面“问办协同”更方便中安在线阜阳频道
- 2022年文化年终策划之热播电视剧
- 直播自贸港|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开幕
- 新华社:新春走基层|温暖与爱的接力——山东青岛志愿者助力视障人士春运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