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里的中国面孔:收获国际视野 助力文化沟通

  中新社纽约10月22日电 题:联合国里的中国面孔:收获国际视野 助力文化沟通

  中新社记者 马德林 廖攀

  每天上午9点,“90后”中国青年陈靖夫都会准时出现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位于罗马郊区的总部办公室。他已在联合国工作近10年,足迹遍布法国、美国、埃塞俄比亚、几内亚、老挝和意大利。

  201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陈靖夫作为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派往国际组织的实习生,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此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期间,他也继续在联合国人口基金实习。硕士毕业后,陈靖夫正式入职联合国,先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位于埃塞俄比亚的办公室工作,之后又前往几内亚加入世粮署并工作至今。

  在不同国家、与不同肤色的同事共事,陈靖夫收获了很多难忘回忆。

  2020年,世粮署运营的联合国人道主义空运服务处成为运输重要物资的关键渠道。“一个周末,有一批中国援助物资辗转通过联合国人道主义空运服务抵达几内亚,需要懂中文的人现场对接。” 虽然物资接收并非他的职责,但陈靖夫发挥语言优势,在机场有效帮助实施了物资接收工作。那天,他还见到了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大家都觉得在祖国之外的遥远西非国家,以不同的身份为同一个事业工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10月13日,邹合义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联合国大会厅录制节目。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80后”邹合义在过去3年间一直用中文讲述联合国故事。

  邹合义2022年入职联合国秘书处全球传播部,该部门每天以10种语言文字发布新闻内容。“如何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下,报道复杂的国际事件与地区冲突还是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挑战性。”邹合义说,入职后,他接连遇到俄乌冲突、苏丹武装冲突、新一轮巴以冲突等重大选题。

  “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所处位置和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各国代表进行投票或讨论的会场与自己的办公室仅隔几层楼,“看似简单的举手或按键,可能关系到无数人的生存与命运。”

  邹合义说,在中文世界和其他语言区域,当前都存在对联合国的误解和质疑。用中文讲述联合国故事,用具体、真实的案例展现联合国所发挥的作用与付出的努力,化解这些误解,“是我们的任务”。

  相比之下,已在联合国工作22年的王建群堪称“老兵”了。

  加入联合国之前,王建群先后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甲骨文公司工作,在硅谷拥有稳定的生活。“但我内心始终对当时的工作不太满意。”她告诉中新社记者,2003年加入联合国后,她找到了工作的成就感,也找到“一种责任和使命”。

  王建群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副秘书处办公室的战略规划和传播服务处工作,同事来自美国、中国、印度、日本、瑞典、塞尔维亚和摩洛哥等国。“在多元、包容和协作的工作氛围中,我深刻体会到国际公务员的价值所在:无论来自哪个国家,都要以公正、客观、专业的态度服务联合国的宗旨与目标。”她说,这种全球视野和团队精神,是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收获。

4月22日,王建群(左一)与同事参加联合国秘书处人工智能日活动。 (受访者供图)

  “与我当年相比,现在加入联合国的中国年轻人英语更流利,国际视野更开阔,也更善于运用新技术。”谈及近年来加入联合国的中国青年们,王建群说,适应联合国多元文化环境、学会跨文化沟通,是他们需要不断磨练的能力。

  “联合国是一个包容的平台,每一个声音都可能带来改变。”她说,只要保持热情和信念,中国青年完全有能力在此发光发热,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尽一份力。(完)

【编辑:刘湃】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lGJZ7bS"></kbd><del id="SLVo9Iyg"></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E4nvjNs"></b>
  •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查看更多

《MM1313》

发布时间:2025-10-24 21:26:28 …c我…吃我的奶视频免费 来自湖南

SnowsceneryinDingxi,NWChinasGansu规模集聚效应体现在三大效应,第一就是基础设施的共享,只有人口和产业规模集聚到一定程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才能运行下去,否则花了大笔资金投入建设,但是未达到规模人群使用导致资源搁置,与建设初衷相违背;第二就是产业专业集聚,不断的进行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生产效率越高,创新能力越强,这才是人类现代财富爆炸式增长的根本之所在。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1939年,咖啡馆老板保尔·布波安装了一个大火炉,战争期间让·保罗·萨特与西蒙·波娃经常坐在火炉边写作。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253884
举报
热点推荐
  • 科技赋能金融降本增效

    2025-10-24 21:26:28

  • 全球聆听,北京冬奥开幕式主题曲会如何呈现?

    2025-10-24 21:26:28

  • 习近平复信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学生

    2025-10-24 21:26:28

  • 贵州都匀市:聚力四端主抓手&nbsp;打造“小区红管家”

    2025-10-24 21:26:28

  •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用实际行动守护和平

    2025-10-24 21:26:28

  • 香港元宵节:春意款款月正圆灯火暖暖人常在

    2025-10-24 21:26:28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