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9个月中国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同比上升近六成

2025-10-22 21:56:29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图为“榴莲秋葵丝瓜草莓小蝌蚪~~   严格保护成常态  该案中,搜狐公司并未直接销售被诉侵权产品,但两审法院认为搜狐公司的涉案行为构成帮助侵权,其主要理由是什么?  对此,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王太平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审法院认为,涉案广告的落地页中实际使用了被诉侵权标识,搜狐公司在涉案广告发布前所审查的广告落地页与实际发布的广告落地页并不一致,同时所审查的商标证与广告主实际使用商标也不一致,故认定搜狐公司未能对涉案广告内容尽到相应的审查及管理义务。摄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1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今年1月至9月,各地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3.5万件,同比上升59.73%。

  在此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让中外当事人切身感到中国司法的公正、高效,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今年前9个月,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3225.7万件(刑事案件117.9万件,民商事案件2117.4万件,行政案件57.4万件,执行案件854.5万件)。

  具体来看,全国法院受理刑事一审案件80.4万件,同比下降11.61%;判处生效被告人104.8万人,同比下降10.22%;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刑罚的罪犯7.7万人,同比下降4.86%。

  数据还显示,各地法院受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犯罪一审案件672件,同比上升63.11%;受理诈骗犯罪一审案件7.1万件,同比上升7.8%。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办案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紧密追踪“黑灰产市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猎取、梳理、分析公民个人信息,甚至形成专门数据服务商,为下游犯罪提供定制化“原料”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开盒”助推网暴升级,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发现,“开盒”行为人通过“社工库”(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收集公民个人信息而搭建的数据库)等非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并散布引导网民攻击骚扰,对社会、个人及网络生态均造成严重危害。

  最高检表示,检察机关将不断强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严查公民个人信息数据泄露源头,加强行刑双向衔接,全链条打击黑灰产业链”。(完) 【编辑:于晓艳】

下载寻医问药网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